胡永杰作者:胡永杰,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450002。杜甫的绝句几乎都作于入蜀之后,且绝大多数作于蜀中①和夔州,论者多认为这和他受巴蜀民歌竹枝词的影响有关,如夏承焘先生就曾指出:“我在这里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杜甫晚年这些蜀中绝句,可能绝...
黄伟豪作者:黄伟豪,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级博士生。四《四库提要》论《杜诗详注》,除正面称诩外,也曾反面批评“摭拾类书,小有舛误”,甚至改动注引原文,以至“乖其本旨”,因而认为“如此之类,往往有之,皆不可据为典要”。?平情而论,尽...
张忠纲作者:张忠纲,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晃,又误作樊冕、楚冕、樊光。唐句容(今属江苏)人,郡望南阳湖阳(今属河南)。开元中进士,又登书判拔萃科。历硖石主簿,祠部、度支员外郎。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后为兵部员外郎。安史之乱...
徐希平作者: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610064。一、大雅堂的由来与大雅文化基本内涵讨论杜甫与中国大雅文化,须首先对四川丹棱的大雅堂历史变迁有所了解。诗圣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逃离动乱的长安...
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杜甫研究学刊》副主编、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许世荣先生,因病于2012年11月7日在成都逝世,享年67岁。许世荣先生先后当选为四川省杜甫学会理事、副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了《沉吟呜...
周维扬公元759年岁末,唐代大诗人杜甫因避“安史之乱”辗转来到成都。当时的成都远离中原战火,杜甫在其《成都府》的诗中谈到了对成都的印象:“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翌年,在友人的资助下,诗人在浣花溪畔建成了草堂,暂时结束了...
马德富读杜诗,尽管每首作品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从总体来看,在题材选择和主题设定方面,在诗作的艺术价值取向方面,融贯了一种强烈的艺术精神,这就是直面社会人生的入世精神。面对动乱的时局和苦难的现实,当不少诗人包括一些杰出诗人几乎处于失语状态时,杜甫却用...
谭继和千百年来,杜甫诗“为诗学之宗师,家传而人诵之”①,成为历代如同儒经一样重要的乡弦家诵的读物,出现杜诗乃经书,“以杜为正经,余为兼经”②的文化现象,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宋人曾噩《九家集注杜诗序》说:“独少陵巨编,至今数百年,乡校家塾,龆...
朱树喜2012年9月20日,清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庄严的毛泽东主席雕像下,一幅在头天深夜才悄然悬挂上去的巨幅横标,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眼光,匆忙赶着上班的人们,纷纷驻足,若有所思。标语内容是:“热烈祝贺杜甫诞生130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包惠作者:包惠,原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大家好!“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来自海内外的杜甫研究专家学者相聚在杜甫的第二故乡四川成都,我谨代表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