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研在为解殖思想家弗朗兹·法侬(FrantzFanon)的《全世界受苦的人》所写的序言里,萨特将“善恶二元对立”的辩证法与丧尸意象联系起来,当殖民者将被殖民者视为丧尸,在黑暗与光明的辩证之中,萨特正告,“在新的黎明前的黑暗中,你们[欧洲人]才是...
施畅在《融合文化》(2006年)一书中,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断言,“叙事日益成为一种构筑世界(worldbuilding)的艺术”(114)。构筑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幻想世界,这在当代流行文艺作品中愈发常见。国外知名的案例...
卢嫕一、为安娜·卡列尼娜哭泣与吉诃德的幻想在《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ConfessionsofaYoungNovelist,2011)中,意大利符号学家与小说家翁贝托·埃科曾经提到了两种阅读现象:其一,读者深知《安娜·卡列尼娜》乃虚构的故事,却...
赵佳引言西方地理学家对文学的广泛关注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零星的地理学家论及过文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如1904年,法国现代地理学鼻祖维达尔(PaulMarieJosephVidaldeLaBlache)就研究过《奥德赛》中的地理。20世...
宋石磊二战后,相对于此时国内中国艺术史研究界的“沉寂”状态,海外艺术史研究掀起了中国艺术研究热,尤其关注中国的晚期绘画问题,进入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鼎盛时期。一大批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陷入了“方法论热”。当然,新的研究方法是否适用于中国艺术史...
鲁明军1740年前后,法国画家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Chardin)创作了一组(两幅)有趣的绘画,一幅是《猴子画师》,另一幅是《阅读的猴子》。前者描绘的是一只猴子握着画笔正在描摹右边桌上的儿童人体雕像,后者描绘的是一只猴...
万书元马采在《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一文中指出,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①是“由距今一百多年前德国艺术学者菲特莱奠定了其作为一门特殊科学的基础,后来又由特京瓦[德索]和乌铁茨赋予其一个特殊科学的体系”(1)。最初“提出艺术学必须...
陈丹丹由于全球化和电讯技术促进了跨文化的文学交流,歌德首倡的“世界文学”已成为现实,“世界文学”必然会产生“世界文论”,因此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世界诗学”和“全球美学”的说法,一些前卫机构和学者已经开始付诸实践。2008年出版的《诺顿理论与批评选》...
杨清曹顺庆探讨此话题的机缘源自笔者正在编写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2020》之“东方比较文学研究”栏目①。该年鉴接续杨周翰、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以及曹顺庆、王向远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2008》,旨在提供系统而全面的中国比较文学...
王宁当我们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世界文学问题时,我们无法忘记当年歌德是如何率先将这个话题概念化的,尽管歌德不一定算是第一个使用“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术语的德国作家和思想家。当代西方学者通常受到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猜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