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08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陈社昌
  • 孤树
  • 孤独玫瑰
  • 胡谈
  • 断翼孤蝉

陈辰一、理解康德提问的困难“出于什么品味判断中的感受如同义务一样被强求于每个人”,康德的这个提问出现在《判断力批判》第40节的最后一句话中。这一节连同其他几节(第30至第54节)一起被置于“纯粹的、基于感性的判断的演绎”这一标题下。“出于什么(w...

浏览全文 阅读(26828)

葛跃德勒兹在万塞讷的斯宾诺莎课程上明确指出,一些译者把斯宾诺莎以拉丁文写成的《伦理学》中的affectio与affectus作同样的译法,均译为affection,德勒兹认为这么做“是灾难性的”。斯宾诺莎“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原则上他总是基于一定...

浏览全文 阅读(26762)

李灵灵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地图又变了。自王晓明撰文《六分天下:今天的中国文学》,①距今已十年,今日之文学版图格局,大致呈三足鼎立之势:严肃文学、畅销书文学和网络文学。前两者可归为纸面文学,严肃文学延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期刊文学,继承了新文化运...

浏览全文 阅读(26688)

陈榕2015年,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发表了《神魔知道》,这是他生前最后一部聚焦美国文学的专著,其副标题是“文学的伟大与美国的崇高”。布鲁姆在书中列出了符合他心目中崇高尺度的12位美国伟大作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纳撒尼尔·霍桑、赫尔曼...

浏览全文 阅读(26567)

罗崇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革命语境中的工农兵大众话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革命”时代的娱乐大众开始崭露头角。显然,“大众”话语的这种流变首先源自时代语境的转换,即从革命向后革命转移。此外,大众话语的变迁也与言说主体的更替有关,也就是从革命领...

浏览全文 阅读(26535)

HelenaCarvalh?oBuescuAbstract:Humanities’lossofsymbolicstatusand,mostespecially,literature’slossofsymbolicstatushave,inthel...

浏览全文 阅读(26448)

熊湘古人对“文人”一词的运用极为广泛,在史家、儒者、官吏的评价中,“文人”逐渐凝结一些负面含义,衍生出一代代论者讨论不绝的话题。文人无行、文人无用等言论在古代典籍中屡见不鲜,成为古人对文人的常见认知方式,此可视为文人之“污名”。儒学、德行、世用、...

浏览全文 阅读(26333)

汤黎在当今西方文学理论的讨论中,意识形态问题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这是因为,在人类所有的活动和交往中,意识形态都是不容回避的,即意识形态是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统一体(Althusser202—203)。在人类精神探索的进程中,文学是...

浏览全文 阅读(26267)

杨万里元初理学家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宋濂等4008),故得“静修先生”之号。其学术思想深受家学与北方学术环境的影响,“出江汉之传,又别为一派”(黄宗羲3020),与许衡...

浏览全文 阅读(26265)

梁海燕宋代是汉唐乐府的自觉接受与理论总结期,不唯乐府学之核心典籍《乐府诗集》成书于此,宋人编纂前代或本朝文人别集时,往往于古今体诗之外独辟“乐府”卷,以别于当时同称乐府的词曲。文同《丹渊集》有“乐府杂咏”一卷,本居全集十八卷诗歌之末。庆元年间,家...

浏览全文 阅读(2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