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10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龙富金
  • 九满
  • 谷一
  • 胡侃
  • 南山2020

ChristopherPrendergastAbstract:Thisarticleisaboutthepracticeofdividinghistoricalandliterary-historicaltimeintounitsof100yea...

浏览全文 阅读(22659)

杨柏岭百余年来,在王国维词学研究上,有一个话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梁宗岱较早地以西方象征主义解读中国古代“兴”诗学,并依此称许王国维词学;朱光潜认为王国维诗学存在重“兴”与贬“隐”的矛盾,未能吃透象征主义的精髓;叶嘉莹强调王国维“兴”论及词的创作具有...

浏览全文 阅读(22682)

李永毅如学者米拉尔所言,在古罗马诗人中,唯有奥维德是真正意义上的“奥古斯都诗人”(Millar1)。我们从奥维德的自传诗(Ovid,P.OvidiNasonisTristia4.10)中得知,他出生在公元前43年,屋大维正是在这年正式进入罗马政治...

浏览全文 阅读(22694)

杨绪容谭帆先生把明清《西厢记》评点本分为三类:学术性评点系统、鉴赏性评点系统、演剧性评点系统。而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以下简称为“王骥德本”)、凌濛初批解《西厢记》(以下简称为“凌濛初本”)和毛奇龄《论定西厢记》(以下简称为“毛奇龄本”“毛...

浏览全文 阅读(22740)

张诗洋晚明是中国古典戏曲批评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产生了一系列“曲本位”戏曲理论。万历年间,出现多部系统评论戏曲创作的著作,音律类如魏良辅的《曲律》、沈宠绥的《弦索辩讹》和《度曲须知》等;总结戏曲创作规律类如何良俊的《曲论》、王骥德的《曲律》,以臧...

浏览全文 阅读(22727)

MiekeBalAbstract:Onthebasisofanexperimentwithandexperienceofmakingartasamodeofperformingaculturalanalysisofanobjectofcultur...

浏览全文 阅读(22732)

郑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观点,其肇端于元代以来的“一代有一代之胜”说,在明清两代流行不衰,至近人王国维、胡适等集其大成,而被学界广泛接受。循着“一代有一代之胜”说的理路,战国(楚)以后的每个阶段皆有其代表文体,并常以“...

浏览全文 阅读(22687)

尚必武引言2016年6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叙事学会议,设置了一个题为“厘清理论”(GettingOurTheoriesStraight)的特别论坛,H.波特·阿博特(H.PorterAbbott)、保罗·道森(PaulDawson)、弗...

浏览全文 阅读(22700)

林凯引言嵇康《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是魏晋清谈中的一篇名论,它以争论“音声与情感关系”为中心,对音乐本质、音乐与人情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作了辨明。就具体论辩细节看,《声论》实际并没有专门去争辩音乐审美的问题;不过既然谈论乐理和乐教,...

浏览全文 阅读(22708)

林精华然而,这种改变了中国和苏俄文学理论的西方文论,从学说发展成教材、演变成课程、膨胀成学科,肇始于二战后不久,并伴随冷战进程而迅速繁荣起来,其声势浩大持续到1990年代初,真正成就了所谓的“文学批评时代”。但关于文学理论危机之声不绝于耳:从莱文...

浏览全文 阅读(2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