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世“于是乎研究”者列几条研究提纲只上过五年小学的我所以能出版五部书,甚至带有“立说”的性质,是因为我始终“不忘初心”,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的心志以致让我达到异想天开的程度。比如最近我突然遐想到,若干年后的某朝、某代有个年轻人,或许...
三篇碑文草稿1,代岳父的后人拟的碑文显考赵宝璧字仲玉(1904─1989)之墓显妣李兰玉字佐玉(1901-1971)家父1923年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立志报国,投笔从戎,任职至团副。1928年因不满军阀混战退伍。1931年在姚家巷完全小学任教,同...
应该把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拍成一部影视剧大学者季羡林写的《牛棚杂忆》一书忆的是自己在十年浩劫中遭受折磨的亲身经历;虽然没有涉及一九六六年的“红八月”北京的红卫兵打死上千人的事,没有涉及大兴县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一日一周内杀死三百二十五人的事,更没有...
《于是乎小说选》自序“小说选”者,是从已经出版的前两部小说集的八部作品里选出“六部半”编成一书之谓也。筛掉的一部半是自然主义的纪实小说,在记录、照录式写作中太受拘束,缺憾太多,故筛掉。所选的这六部半虽然也有很多的纪实内容,但毕竟属于文学创作,有自...
谈谈我的五部书的封面设计我的五部书的封面其实是我自己“设计”的——我出主意,谈设想,提要求,出版社“忠实”地按我的意图具体制做。好在大都让我满意。关于第一部小说集的封面我对第一部小说集《牛耕田三部曲》的封面要求是:一个老农,一条牛,一张犁在辛苦地...
对荀子《解蔽》《正名》《成相》的短评与提示七解除人们往往蔽塞于偏见的问题--对《解蔽》篇的短评与提示《解蔽篇》是一篇批判形而上学思想的精彩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论文,它一开头就指出人们认识和思想方法上的通病就是“蔽于一曲(个别和偏面)而暗于大理(不明白...
对荀子《富国》和《致士》的短评与提示五走国家富强的道路--对《富国》篇的短评与提示《富国篇》首先唯物主义地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生物,人与人之间必定要发生种种关系,否则,“离居不相待则穷”(在社会生活中不相依赖就会发生穷困),因此,提出了加强“明...
四论君王制度及有关政治举措--对荀子《王制》篇的短评与提示荀况的哲学思想及其研究哲学理论的根本目的,都是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所以,在《荀子》全书中,有很多政治问题的专论,如怎样统治人民、安定国家、任贤使能、富国强兵等等。《王制篇》就是一篇...
三论人的欲望和社会政治的关系--对荀子《性恶》篇的短评与提示怎样认识人?是从物质的,生物的人出发,然后派生出精神的、政治道德的东西?还是从精神、政治道德出发,结果又落脚到精神方面?儒家坚持天赋道德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有所谓“不虑而知”,“...
对荀子《天论》和《劝学》的短评与提示一,对《天论》篇的短评与提示哲学上的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先导。荀况的《天论篇》的出现,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走向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的结果。这是一篇杰出的批判唯心主义天命观的战斗檄文。针对孔孟的“畏天命”、“死生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