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九篇今译》的前言一缘起荀子是先秦进步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向法家思想过渡的桥梁,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荀子作品的评介、注释历代不衰,可见其影响的巨大和深远。今天又来“续貂”,搞一个“九篇今译”,意在搞一个“通俗本”、“普及本”,...
舞台朗诵节目脚本两篇乡愁与女人(根据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扩编而成,舞台朗诵节目)女:女人是爱的化身。她们把慈祥献给孩子,把爱恋献给丈夫。她们小的时候是孝顺的女儿,长大后就变成了贤妻和慈母。所以,当一个孩子远离家乡或求学或就业的时候,他们产生的...
古诗欣赏(朗诵节目)女:古诗欣赏。古诗的题目是《回乡偶书》,作者,唐朝的贺知章。节目撰稿人,于是乎。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女:唐朝的贺知章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以前,就离家在外,直到八十六岁才辞官回家。五十...
傻女婿学说话(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人家,十分富有,称得上是“家大业大,骡马成群”,光佣人就有十来个,而主人却只有三个——老两口和一个傻儿子。别看儿子傻,连个家常话都说不好,却娶了一个聪明伶俐的漂亮媳妇。这媳妇从过门第二天起,就常常偷偷地哭,埋怨父...
获奖、奖状、证书、证章统计获奖、领证不仅是个人的历史足迹,更是不同时期社会动态的反映,所以,把这些情况统计一下有助于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中国过去几十年中的一些历史遗迹。1954年7月17日获“初级小学”毕业证书。1955年发“高级小学”肄业证书...
个人工资变动情况按:把六十年来的个人工资变动情况公布出来有什么可读性?干巴巴的,确实没有什么可读性。但是,它有通过“个别”去认识“一般”的作用。这个“个别”当然是指“老榆树”一个人和这一个人的经历,但代表的却是成千上万的八、九十岁人的工资变化情况...
本人写作方面的“纪年”资料一九七三年完成《荀子九篇今译》书稿(每篇都附有“短评与提示”),同年被中华书局看中,二十年后的一九九三年北京学苑出版社在第180期《北京图书信息报》上发过征订广告(京图180-252),这其间也曾被上海、广洲等出版社退过...
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的两则短日记一九七七年元旦新年到,旧岁去,转眼大地飘柳絮,处处披新绿。旭日升,照寰宇,云遮雾罩顿消匿,花丛百鸟啼。要学腊梅傲霜雪,不做候鸟随时飞。上帝赐我嘴一张,纵情唱新曲。国锋斩妖人心快,善恶报应有时机。旧去新来谁能挡?又是...
(转)小说《六叔甘鸣晨》读后感孙维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有一位老人“从小就崇拜和热爱毛主席,1964年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5年作为旗(县)一级文化馆馆长举办过毛主席著作讲习所”。然而,文革一开始,却被扣上了“周扬夏衍修正主义文艺路...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六的几则短日记一九七四年六月十八日笔记的笔记——读列宁《哲学笔记》“‘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已出丑。”(马、恩:《神圣的家族》,《笔记》第15页)“(接近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列宁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作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