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99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龙富金
  • 落魄者
  • 藍光雨
  • 菊下香
  • _、冰帝
  • 落红飘雪

在文学史长河中,任何经典杰作都是作品所诞生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个作家只有真诚面对他所处的时代,直面时代的问题,才有可能洞悉那个时代的真相。同时,关注民间生态,探究卑微生命的纹理与灵魂的刻度,也是文学经典生成的重要维度。而刘醒龙对此二种创作进向是深...

浏览全文 阅读(40537)

丁莹内容摘要:《骗珠缘》是作者乙乙(真实姓名待考)创作于民国初年的一篇奇情小说,最初发表于《小说新报》第12期(1916年1月出刊)。小说通过珍珠设局行骗及女侠救赎的叙事脉络表达了对行骗者的讽刺和侠者的呼吁,该篇为民初小说,实为珍贵,因此本文在精...

浏览全文 阅读(40330)

曾先桃内容摘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小说主题框架下,不同的色彩感觉引发相异的色彩感情。《茵梦湖》和《迟桂花》均出现大量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无一例外地指向某种特定的情感和思绪,映证主题,呈现主题。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施托姆的中篇小说《茵梦湖》和...

浏览全文 阅读(40058)

陈虹内容摘要:隐喻与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重要工具。人体器官“目”的功能作用是“目”类词进行隐喻与转喻的重要基础。文章从隐喻和转喻概念出发,对“目”类词进行认知分析,从而对“目”类词的隐喻与转喻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浏览全文 阅读(40005)

龚子雯李奇志内容摘要:《花满月》是方方小说中少见的以主人公名字直接命名的作品。作品经由花满月这个特异的个体遗世独立于时代风云巨变中的麻将人生故事,实现了对传统的“赌徒”形象和“圆满”结局的颠覆与突破,体现了方方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多面探究与幽深思考。...

浏览全文 阅读(39683)

范才敏内容摘要:《非正式会谈》节目中,各国青年代表的口语词汇偏误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偏误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偏误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偏误,及时纠正偏误,有效改善偏误。本文以《非正式会谈》第七季第一期和第二期为语料来源,以参加节目的...

浏览全文 阅读(39529)

吴旭东内容摘要: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得法的“读”?感知阶段,注重通读;深入阶段,择点选读;领悟阶段,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走进一些优秀教师课堂或观看名师阅读教学课堂实录,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或交流感悟时往往语出惊人,似有神助。...

浏览全文 阅读(39296)

孙艳君内容摘要:基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中,创建“三育人”为高阶目标引领,“五突破”为课程实施保障的“3+5”教学理论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学科交叉,强化思辨反哺,由课内向课外的过度...

浏览全文 阅读(39088)

路多红内容摘要: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要以“读”为手段,找准文本的特点,带课题疑惑感知、看课文插图感知、循文章主角感知、抓文本主旨感知。关键词:语文感知整体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浏览全文 阅读(38943)

谢秀娟内容摘要:义务教育统编本语文教材充分吸取以往教材编写经验,开发出创新型的阅读编写体系。统编教材关注到以往阅读课的现状与问题,强调教读课、自读课的界定与区分,并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通过建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将三种阅读课型有机贯穿...

浏览全文 阅读(3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