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521 次
音乐列表
张国刚王莽居摄践祚时帝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①。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②,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③,愿以身代,藏策金滕④,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太后与群臣议立嗣⑤。时元帝世绝,而宣帝曾孙有见王五人,列侯...
张国刚《资治通鉴》讲座王莽新政:改革失败的反思王莽的发迹汉成帝刘骜做太子的时候,父亲汉元帝对他并不满意,母亲王政君虽是皇后也不得宠。元帝宠幸的傅昭仪和冯昭仪各生了一个儿子,元帝几次想改立次子刘康为嗣,多亏母舅王凤和另一外戚史高(宣帝刘询的至亲)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遵循。人类遵循大地的规律,大地万物遵循上天的规律,上天遵循道的规律,道遵循其自身法则。老子认为,“道”虽促成万物生长,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
“天下为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恒久影响并具有普遍价值的内核,它体现着中华大社会共同体在历史生活中蕴含和表现出来的价值追求。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天下为公”已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崇高信念和伟大精神。革命先行者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
陈良西晋灭亡以后,中国北方进入动乱年代,先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这期间,一个叫大夏(史称胡夏)的国家应运而生,虽然它仅仅存在二十余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过眼云烟,但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自我感觉特好,自以为功盖天地,成就非凡。这个大夏国的建立者为赫连勃勃...
刘峰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重点治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的“三公消费”问题。古代政府,又是如何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从一首童叟皆知的唐诗说起——“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
王杰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是长江,就是黄河,就是泰山,遥遥领先于世界,不但在汉唐时期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像日本、朝鲜半岛,包括越南、新加坡等等,在明清的时候,甚至影响到了西方社会。那个时候西方人看待我们中国...
2015年4月8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颁奖仪式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竞赛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中华书局和共产党员网联合主办,面向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时间跨度为2014年9月至2015年...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他进一步指出:各级政府要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