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学术期刊。《新文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新文学评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新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
文集访问量: 5247 次
音乐列表
◆荣光启?“草根性”与文学写作的本源———也谈新世纪的新诗◆荣光启一、当代诗的“自赎”2015年诗歌界目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余秀华的走红。像另一个湖北人一样,走红之际,他们的名字,即使在出租车上,也被师傅聊到。当年的易中天老师,多少出租车司机接受了...
◆师力斌?新诗的大众化与历史想象力———新世纪诗歌印象◆师力斌2015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性刊物《新青年》创刊100周年,是胡适第一首白话新诗《蝴蝶》发表99周年。新诗眼看就一百年了,迈入新世纪也已15年。15年在中国诗歌史上并不算长,但在...
◆张棋焱?“王二”:蛮荒年代的精神幽灵◆张棋焱“王二”的身份辨识与身份游离“王二”是王小波小说中连贯出现的人物,他的经典形象几乎都打上了“文革”时代的烙印。《黄金时代》的创作背景是70年代中期,文本中记载“王二”时年21岁,因此王二大约生于50年...
◆田蕾?张炜小说的奇幻叙事◆田蕾“杰出的作品里没有常人,全是异人。”——张炜《并非魔幻》①张炜小说的创作,曾被粘贴上人文主义、理想主义、保守主义、寻根文学等诸多理论标签。对于大地、血缘、家族、传统、历史的思索和探究,也获得了当代文坛高度认可。在肯...
◆李俊国王玮璐?刘醒龙:重回公共领域的小说审美———兼论文学的“公民写作”◆李俊国王玮璐近些年来,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都在思考与寻找中国文学叙述方式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的显现与被重视,背后隐含的是对于“五四”以来近百年的白话文写作实践的一种反思与探索...
◆朱栋霖赵黎明?现代文学史,如何“新修订”?———朱栋霖先生访谈录◆朱栋霖赵黎明一、反思现代文学研究赵黎明(以下简称赵):朱老师您好,今天我想就现代文学史编纂等,向您请教几个问题。您是国内有影响的现代文学史家,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就我粗略的了解,您...
◆梁冬华?从粤桂边城出发的小说叙事———朱山坡小说艺术新论◆梁冬华朱山坡自2005年以“广西文坛的黑马”(《南方文坛》张燕玲语)之势闯进小说界迄今,已经十年有余。十余年来,朱山坡由最初2015年第6期《花城》杂志“花城出发”栏目、2006年第2期...
◆王辰龙?郊区的自习室与窗外的鸟———论姜涛的诗◆王辰龙一、由“怀旧”说起过去之于当下,种种意义,不言则不明,遗忘的惯性,加速晦暗的蔓延。春风之下,万物生长,有关荒芜的体验与记忆,随之恍惚,都在意无意间。“那么还要追忆么,在这无情的时代,在这干旱...
◆王辰龙姜涛?如今的现场与可能的远景———回答六个问题◆王辰龙姜涛王辰龙:您曾在《现场与远景》中写道:“作为旁观者,说几句风凉话是很容易的,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主张,见识广博的人和血气方刚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历史惯常的把戏,凡事一旦有了个‘坛’,...
◆姜涛?“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姜涛十多年来,“70后诗歌”的提法,作为泛滥全社会的“代际”话语之次级衍生品,不断出现在相关的诗歌批评和编纂中。诗人胡子(续冬)早就预言,在当代文学主板市场极不规范的情况下,作为概念股的“70后诗歌”,即便沸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