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学术期刊。《新文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新文学评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新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
文集访问量: 5248 次
音乐列表
◆佘爱春朱晓晴?飘荡在“失去”的路上——盛可以小说论◆佘爱春朱晓晴盛可以,上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益阳,高中还未毕业的她南下打工,辗转多地,从事过街道宣传员、证券交易员等多种职业,丰富的底层生活形成她猛烈冷酷的文风和野蛮泼辣的叙事姿态。李敬泽曾评价...
◆毕光明?触底的写作——盛可以小说性爱叙事管窥◆毕光明有人说:“盛可以绝大部分作品,百分之九十的长短篇小说都写到了爱情,至少涉及男女情感乃至性。”①这的确道出了盛可以小说以性爱叙事为主的特点。作为“70后”生人,盛可以的创作始于新世纪之初。当她跃...
◆霍俊明?连大海的怒浪都有温柔的回眸——沈浩波:其人、其事、其诗◆霍俊明但在台北,这个季节连大海的怒浪都有温柔的回眸从北京来的人在学着吃甜得发腻的凤梨酥——沈浩波《冬天,从北京到台北》一还有谁能比沈浩波更具争议性和话题性?即使现在从表面上看起来,...
◆石岩沈浩波?手中仍有屠刀,依然立地成佛——回答《南方周末》石岩◆石岩沈浩波石岩:今天看来,1998年的《谁在拿90年代开涮》对你看来还是一篇重要“文献”吗?沈浩波:《谁在拿90年代开涮》是我写于1998年的一篇文章,成为1999年中国诗歌界著名...
◆沈浩波?诗人之难,在于你得超越自己的屁股◆沈浩波1我觉得她是个艺术家,画作和摄影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她也写诗,写了很多,偏偏诗写得不好。不仅仅是不好,并且干脆就是写得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她写诗时也把自己当成了艺术家。诗人不是艺术家。诗有自己的...
◆张清华王士强?主持人语◆张清华王士强如果要选一位21世纪以来中国争议最大、最具话题性的诗人,似乎非沈浩波莫属。同时,如果要选这一时期中国最富创造性、最具活力与时代特征的诗人,沈浩波应该说也是前列者之一。话题性与创造力的结合使得沈浩波成为当今诗人...
◆盛可以?我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盛可以转眼成了一个写了十三年小说的老作家。“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活得越老,越了解世界的庞大复杂、人性的幽深险恶,对细微的事物、卑微的生命就越是纤细敏感。作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或者说,作为一个偏爱书写悲剧命运...
◆杨传庆?章钰寓津心曲发微◆杨传庆辛亥鼎革后,天津成为清廷遗老的寓居之地,在侨津的众多名流之中,章钰是颇有影响的一位。章钰(1865—1937),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式之,别署坚孟、茗理、蛰存、长孺、愻闇、负翁、曙戒学人、晦翁、老式、北池逸老...
◆周伟驰?新世纪的诗歌师徒群体现象———以保定河北大学为例◆周伟驰最近几年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诗人留在高校任教,在创作上对他们的学生形成影响,产生互动,仿佛古老的师徒制得到了复苏。“诗歌是不是可教的”这个问题,跟苏格拉底的问题“美德...
◆罗小凤?狂欢的“剧场”混乱的希望———论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态势◆罗小凤新世纪以来的诗坛仿佛一个纷繁热闹的大剧场,里面分布着许多小剧场,每个剧场都在唱不同的戏,各有各的主角,各有各的旗帜,各有各的唱腔,各有各的粉丝,真是一个“多种声音‘奇怪混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