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学术期刊。《新文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新文学评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新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
文集访问量: 5969 次
音乐列表
◆徐刚俗世的慈悲:次仁罗布论◆徐刚次仁罗布的小说总是令人惊叹,不长的篇幅却充盈着一股脉脉的温情,倾注了人性深处的坚韧和高贵。作为一位声名卓著的“灵魂的歌者”,次仁罗布的故事温婉平实,难见耸人听闻的元素,即便聚焦于世俗苦难的悲痛与喧嚣,也是力图在痛...
◆方岩感伤的,朴素的,荒诞的:次仁罗布论◆方岩一“我发现藏族文学跟日本文学有个共通的地方,那是一种忧愁,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弥漫在血液和骨子里的浓浓的愁:世界不完美、人生就是缺憾、世界是荒诞的、爱情会死去、一切皆无常。”次仁罗布在谈及阅读对他创作的...
◆刘大先主持人语◆刘大先次仁罗布是1965年生人,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仍然是个“新人”。因为较之于同属于60年代生人、年龄相差不是很大的余华、刁斗、格非、北村、苏童、朱文这些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声名远播的作家,次仁的起步要晚一些,他获得较为...
◆次仁罗布从传统文学中寻找新的叙事点◆次仁罗布我幼小的时候,我的保姆给我讲米拉日巴的故事,这故事不仅打发掉了当时漫长的时间,还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苦难。可那时只觉得米拉日巴苦,全然不知人世间每个人都要经历各种苦难的历练。直到上了大学,学习...
◆张慧强《我们夫妇之间》批判:历史主体形象保卫战———以批评家冯雪峰为中心◆张慧强一1950年1月1日,作家萧也牧在《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正如标题所示,小说主人公是一对夫妻——知识分子出身的丈夫李克、农民出身的...
◆辜学超略谈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入史问题之讨论◆辜学超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激进主义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20世纪旧体诗词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各类文学史鲜有提及。然而,在“天演”、“物竞”、“淘汰”等文学史观的冲击之下,旧体诗词其实并未被彻底消...
◆鲍静旗论刘醒龙小说中“父辈形象”的现代悲剧性◆鲍静旗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荒芜的状态之中,刘醒龙的乡土小说始终关注现代化冲击下的中国乡土社会以及乡民精神世界的巨大变化。面对价值失衡与信仰沦陷的现代社会,刘醒龙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他选...
◆惠雁冰“红色经典”述论◆惠雁冰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以来,远离民众视野十多年之久的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开始以各种形式重返舞台,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迅速成为时代热点,也不断牵动着当代文学研究界对红色经典的重新认知与深入思考。遗憾的是,在海量...
嘘堂李子军持披云杨无过洗砚斋青凤梦语菊菊白小响马“网络诗词十五年”论坛集锦当南而更北,忽亡而忽存——关于“网络诗词”概念之界定嘘堂“网络诗词”或“网络诗坛”的概念,本来不是问题。然随着网络之普及,线上与线下写作原先自明的畛域日渐模糊,问题遂产生。...
◆赵国泰别求新声造佳著———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研究笔记◆赵国泰一说来也怪,余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虽云身在界外,然则意属业内。平素喜蓄相关史论图籍,放棹书海,但凡选题别致之书,即斥币袖归。其撩人者,略有《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