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320 次
音乐列表
王海涛中国艺术精神与当代表达—评舞剧《杜甫》王海涛艺术共通之美的动态体现“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是现代人对于中国古代舞蹈继承与创造的新含义。当今舞台上的中国古典舞形象和表达形式都是历史上的“中国古代舞蹈”,因其在舞蹈史的演进中具有高度的典范...
张爱凤诗词类真人秀节目的价值与缺憾张爱凤随着移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电视媒体的生产、传播、经营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但真人秀节目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具有强势的影响力。据统计,2015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呈井喷状发展,数量达到215...
衡正安新时代下汉字的特性及影响衡正安汉字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存在形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中国人诸多的文化特质。汉字,中华民族赋予了她诸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历史、文化生态和精神心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沮诵、仓颉乃“百代书祖”,...
郝斌对中国当代版画介入社会的再思考郝斌艺术介入社会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近来又有专家重新将这一问题提出来讨论,但似乎也没有得出什么特殊的结论。尽管如此,这一问题的再次提出,却为我们今天重新思考中国当代版画创作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契...
王文中国画构图张力的意象延伸初探王文如果我们用中国哲学思想,来探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画的理论形成和实践可能会更为透彻。传统的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再现主义相比,更注重主体精神的表现主义,即主观精神赋予画面的一种意象性的张力。构图的...
张犇论“以人为本”设计观的本义及超越张犇设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设计文化是对社会文化的有益补充。在当今社会背景之下,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和审美素质的提高,设计在满足一般使用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体现出良好的艺术性、文化性乃至教化性,并关涉到...
臧娜屏幕艺术的“入侵”与剧场艺术的嬗变臧娜屏幕艺术的兴起无疑是技术推动的产物。美国学者ErkkiHuhtamo就曾以“屏幕学”为对象,专门探讨了屏幕艺术演进的历史脉络,从19世纪初期镶嵌着半透明图像的手持防火屏风(法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
白莲论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本土特质的生成白莲小剧场戏剧是新时期戏剧的一个重要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戏剧的一种常态演出形式[1]以2015年为例,据北京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小剧场话剧演出场次8656场,大剧场话剧演出场次...
赵卫防“一带一路”语境下西部电影的转型发展赵卫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电影在中国影坛上经历了辉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勃兴以及电影美学的商业转型,中国电影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新世纪初开始了新的腾飞。其中美学层面的类型化路线和产业层...
陆文虎中国文明及其全球贡献陆文虎2016年5月11日至14日,我参加了北极光基金会[1]2015年成立于斯瓦尔巴群岛的非营利的组织。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举办的一次心灵、思想与大自然的对话盛会。这次对话的宗旨在于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人类文明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