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76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陈社昌
  • 芳草斜阳时
  • 混沌虚空
  • 梦乡醉哉
  • 胡谈
  • 谷一

赵云芳《红楼梦》中民间文学的介入特点赵云芳本文分析了民间文学在《红楼梦》中的介入特点,指出《红楼梦》中民间文学的介入主要表现为“直接嵌入”、“体裁利用”、“题材利用”、“原型的借用与再造”等四种方式。民间文学的介入构筑起《红楼梦》强大的民间叙事语...

浏览全文 阅读(25194)

张昊苏《红楼梦》书名异称考张昊苏由于基础史料文献的文物真伪与文献价值存疑,“新红学”研究范式根基未稳。本文以早期《红楼梦》书名异称为中心加以考察,通过解读诸多史料间之“公约数”与难以确定之“未知数”,探讨《红楼梦》的早期流传情况。基本可确定《红楼...

浏览全文 阅读(25182)

杨琳一《金瓶梅》语言研究现状《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口语描写市井生活的长篇小说,影响极为深广,至今已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国语、越南语等多种外语译本。《金瓶梅》的语言,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白,是近乎自然主义的口语白描,真实反...

浏览全文 阅读(25235)

张义春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张义春《论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发表后,有朋友提及应该继续论述两点,即庚辰本有壬午、乙酉、丁亥之类晚于庚辰的纪年,那么庚辰本第十九回指称回目的双行夹批──“只一‘叹’字便引出‘花解语’一回来”...

浏览全文 阅读(25194)

陈传坤胡适原藏《石头记》甲戌本“附条”铨辨——兼论“庚寅本《石头记》”真伪之争陈传坤1927年胡适重金购得孤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1948年周汝昌昆仲录成一部副本,至今秘不示人。2012年天津新见一种“庚寅本《石头记》”残抄本,其中一条二...

浏览全文 阅读(25174)

雷勇《隋唐演义》对《隋炀帝艳史》的袭用、整合与超越雷勇《隋唐演义》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关于隋炀帝的情节主要来自《隋炀帝艳史》。褚人获袭用了《隋炀帝艳史》中的大量情节,又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合和加工,有的照抄,...

浏览全文 阅读(25139)

高震曾国藩“艺通于道”的书学思想高震曾国藩“艺通于道”的书学主张,体现了其重视心性道德修养的书学思想。“艺通于道”即依艺体道、借艺明道;而书之“艺”指书法的师承取法、点画用笔、结体成势及刚柔风格等。他对书“道”的追求不限于“书品即人品”层面,最终...

浏览全文 阅读(25116)

陈松金圣叹“妙画”说管窥陈松金圣叹不仅是批点诗文的妙手,对绘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对杜甫题画诗的评点中,他提出了以妙眼、妙景与妙手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妙画”说,以为“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将妙手写出来”。具体而言,即善画者“胸中之一...

浏览全文 阅读(25075)

张毅南宋诗学“中兴”的书画元素张毅南宋诗学的“中兴”,由陆、杨、范、尤“四大诗人”至姜夔而告完成。陆游不仅“草书歌”别具一格,也是南宋的书法大家,他的行草书以劲逸稚拙的体态和神驰意造的气格名扬天下。杨万里表现生活小情趣和自然灵性的“活法”诗,在构...

浏览全文 阅读(25094)

会议综述“中国与日本:当代文化的跨境与交流”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二期学术综述2016年11月3日至4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中文系、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中国与日本:当代文化的跨境与交流”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二期在南...

浏览全文 阅读(2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