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918 次
音乐列表
邵红杰这个题目,恐怕得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在这个国家半数以上的空间里,很多人还在为最起码的生存而挣扎,想必有的批评家会大为光火,而坐在书斋里的绅士阶级,也未必同意将之变成公共空间里的一个话题,这大概有违他们同情普通劳动者的人道主义立场——在这个国...
●余荣虎众所周知,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发轫之初,作家其实只有一种关于乡风民俗的叙事视域,即以西方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启蒙视域,而八九十年代乡土电影在坚持启蒙视域的同时,部分影片开始尝试以新的叙事视域呈现乡风民俗,民间视域即是...
王家新我的题目是“诗歌与消费社会”,不是“消费社会的诗歌”。任何时代的诗歌都需要在它与现实的关系中来把握自身,因而“诗歌与现实”会不断成为一个话题。但什么是我们今天所生活的“现实”,人们到底去想过没有?我想,诗歌到了现时代,显然还与这个社会的消费...
●丁婕1967年出生的香港作家董启章不是文艺少年,但25岁才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的他1994年即凭《安卓珍尼》和《少年神农》一举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小说新人奖中篇首奖和短篇推荐奖;次年又以《双身》再获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与当时在香港难觅发表机会...
奚密“诗是不会自动发生的,诗必须追求。”《杨牧诗集I:1956-1974》序(1978年7月27日)I.前言现代汉诗发生在一个旧典范旧模式受到全面挑战,新思维新文明风起云涌的历史转折点。结构性的变化使诗作为一种现代文类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但也因此...
●钟钛申袁勇麟“我比较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当下香港的生活场景中去,是因为对香港身份的认同,不论爱还是恨,其立足点还是在于坚实的香港土地。”①1973年才移居香港的陶然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以及对香港文化的认同,他的香港身份也真正确立起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杨牧把创造力和相关的潜在皆诉诸神话与传说,毋宁是天地给你的赏赐,何况那并不只是一时的,是恒久,而且广大,无限,支持着你探索、突破的勇气。纵使在你远远离开那原始天地,长久之后,它还存在你心神之中,即是惟一的自然界,甚至在阔别之后,依旧不改。自然于是...
●徐兆淮已经许久未曾触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了,已有许久未曾见到年纪不算大,却常显得忙碌瘦弱的梁晓声的身影了。忽然间,最近观看到中央台播放的长篇电视剧《知青》,遂引起我对晓声及其作品的某些片断回忆,于是,一边观看《知青》,一边翻检昔日他给我的信札,...
温方伊剧评起码有一半是别人的,而剧本是自己的。如果一个剧本没有作者自身的投射,那么这个剧本定是没有灵魂的。还有什么比借他人之口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更爽快呢?不需要折磨亲朋,也无需承担被下定义的压力。“戏剧就是把人的灵魂放在火上烤。”吕效平老师的这句...
●张志国《今天》诗歌在生成的过程中,经过了不断地修改。诗人修改诗歌的现象,在诗歌史中普遍存在。然而,限于诗人的私密意愿与原始史料的散佚,这种修改现象被视为诗人个体改词换句、理所当然的选择,因此被诗歌史研究搁置。然而,在诗歌修改的诸多原因中,必然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