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922 次
音乐列表
李兴阳“流动农民”叙事是中国乡土小说中绵延不绝的重要一脉,及至新世纪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这里所谓的“流动农民”不是指农民在世俗日常生活中因探亲访友、治病救人或游览购物等的现实需要而在城乡之间来来往往的即时性行为,而是指具有“移民倾向”的农民...
刘秀美一、前言《斯卡罗人》以卑南族知本石生系统卡日卡兰部落,于1633年因飙马社拒缴贡品事件引发战争失败,导致部份氏族南迁的历史事件为主述脉络。作者巴代以日本人类学家移川子之藏等1935年于知本部落的调查资料①、宋龙生《台湾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
刘卫东与其他“国统区”的作家并无不同,1949年前后的曹禺也经历了一个“改造”的过程,并于1954年推出了《明朗的天》,可谓一份“答卷”。这部可称曹禺创作分水岭的作品显然带着一定的与当时政治形势“保持一致”的成分,但是,也保留着曹禺“改造”过程中...
张堂锜一、基督城的克里奥尔人:澳门土生葡人的文化特征澳门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中一道独特秀异的风景线,而土生葡人文学则是澳门文学风景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设若没有土生葡人的创作,澳门文学依然可以其东西历史文化特殊交会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自成一个丰...
陈法玉最近十几年来,在官场小说的作者群里,王清平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作家,自2001年出版第一部官场小说《官场玩偶》以来,后又陆续出版了《骗商》、《干部家庭》、《第一政绩》、《秘书们》、《升格》、《屏蔽夫人》、《官亲》、《上位》、《尊严之痛》等等,他...
朱崇科之所以称为“再论”,无疑前面已有论述,那就是拙文《华语语系文学的话语建构及其问题》(《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毋庸讳言,近些年来有关华语语系(Sinophone)的话语/论述颇有赓续和发展,如史书美教授对自我观点(尤其是以其论著Vis...
沈杏培一、《旅人书》大略《旅人书》是一部独特而智慧的小说。在我的阅读习惯或是批评方式里,我总喜欢去找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家,甚至于区别于作家自己不同时期殊异的元素或内涵,追问作家的作品有无提供新的语言秩序与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新的文学观与...
一、前言华语语系研究是新世纪以来最受注目的论述力量之一。这一论述始于陈鹏翔教授在上个世纪末对传统华文文学的批判。①但华语语系研究能够形成具有思辩向度的议题,则必须归功史书美教授。她的专书《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华语语系表述·呈现》(Visualit...
余一鸣首先从小说的题目谈起,很多作家写小说,是从一个场景触发,或者是被一个人物引燃,尤其是写中短篇,写完后再量体裁衣,弄出一个题目。我在这一点上不同,很多小说是先有了一个题目,觉得有点意思,才去构建小说,属“标题党”。我的短篇《我不吃活物的脸》,...
方岩尽管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当下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常年在学院内接受正统文学史教育的人来说,依然很难养成阅读、关注网络小说的习惯和兴趣。所以若不是朋友推荐,我想我很难主动、认真地去阅读像《西游无间道》(以下简称《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