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7042 次
音乐列表
董辑如果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诗算起,2017年,新诗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新诗人辈出,新诗也已经取得了对旧诗的胜利,新诗的法定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大量的新诗人被经典化,近40年来,汉语诗歌更是走向世界,有多个诗人在国际上产生...
徐勇就表现内容而言,路内的最新长篇《慈悲》(2015)与《花街往事》有一定的重合,都是从“文革”前后的历史语境出发,以表现数十年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但两部小说的思路及其诉求明显不同。如果说《花街往事》带有追溯、重述和反思历史的倾向的话,那么《慈悲》...
一谈到所谓当代诗坛的乱象,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一个稍稍留意文学、甚至只是留意热闹新闻的人,就可能听说过口水诗、梨花体、写诗官员砸电脑、鲁奖诗歌评选风波等八卦新闻。笔者近日偶与本省几位诗人相会,就听他们不断感叹现在的诗歌活动实在太多,有时甚至一天要跑...
杨文波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关于其创作的精细化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集束式的爆发,针对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语言艺术、叙事技巧、历史面相、思想深度等进行深入挖掘。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是,由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一种仓促的应景性、赶时髦的行为,较为深入...
周伦佑中国诗歌与中国诗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处于舆论和社会关注的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演变,近三十年来,如果我们从“文凭热”、“文化热”到“经商热”、“网购热”来追溯其演变轨迹,消费文化与欲望化耗散,对中国人的精神消解,对严肃文...
杨会文学生产机制是指文学作品从作者创作到读者接受期间,各个文学要素及生产环节之间的互相作用,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和接受环节。总体来看,传统文学的生产要素大体由专业作家、文学期刊或出版社、文学评论家和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构成。在文学生产过...
黄德海一有段时间,我只要坐上远行的火车,心里就有一种隐隐的期盼。也不是具体地期盼什么,只无端向往,在一列满是陌生人的车上,会有那么一个特殊的人,为自己寂寞逼仄的旅程带来些新鲜的东西。当然,这样的向往总是以失望收尾,这个世界已经很难有什么让人觉得特...
对跨越现当代阶段的作家研究而言,如何更为广泛地获取文献资料,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各类文献之中,档案又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十余年前,我开始着手撰写《穆旦年谱》的时候,即曾感到非常之困惑,因为除了少量书信、日记外,坊间极少穆旦的自述类材料。穆旦...
王勇人的目光,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这种语言传情写意的生动性、丰富性、准确性,可与人类使用的有声语言相媲美。仔细回想一下,人的身上最夺目的东西,难道不就是传神的目光吗!就连我们的发型,衣着,举手投足的风貌,它们也都是人们追波逐流的目光塑造的产物。每...
黄云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间谍”一词在汉语中是带有明显贬义的,不过,国人一般不称“间谍”而说“特务”,大抵相当于“lurcher(奸细)”。事实上,“间谍”一词在西语语境中的区分是非常细致的,比如“espionage”,其词根为意大利语的“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