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7042 次
音乐列表
王秀涛1954年7月22日,胡风在经习仲勋转交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中,对第二次文代会因报告迟迟未能起草好而延期提出了批评,“文代会一再延期,说是报告没有起草好。而这所谓没有起草好,也似乎并不是正在检查各部门的工作...
刘欣玥+赵天成一个穿军服的同志(当然,他也是党员!)大幅度地挥动着手臂,打着拍子教大家唱《国际歌》。过去,钟亦诚只是在苏联小说里,在对布尔什维克就义的场面的描写中看到过这首歌。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你要打铁就得趁热……这词句,这旋律,这千百个本身就...
陈思和徐勇写了一部论著《选本编纂与八十年代文学生产》。我读着文稿,思绪不觉回到了青年时代。上世纪80年代是我求学、任教、开始了学术生涯的时代。徐勇以选本编纂的新视角来解读80年代的文学生产,给了我许多启发。从文学的生成而言,社会环境和人心所向是第...
程光炜在我记忆中,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报刊上登载的,一般是从浩劫中归来的文学作品和文章。饱经沧桑的人们,准备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的时代,是当时普遍的心态。近日读1978年至1983年的《新文学史料》,我的印象完全不同。一道长长的“死魂灵”的历史的影子...
李洱感谢主持人邵老师的介绍。很高兴与朋友们做个对话。确实是对话,不是客套。熟悉我的小说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在小说中设置多种对话关系。在我看来,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的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现代小说是一个“对话主义”的“场域”,就像布尔迪厄所说,各种要素...
黄德海如果我们把梦看成一个作品不知是不是因为直觉和本能愈晚近愈被推重,梦越来越成为文学几近公开的隐秘来源,甚至有人奢望,梦可以直接就是一个作品——“如果能有一种梦,梦中的我写好一首诗、一篇文字或者一篇小说,那么有多好,我只要醒来时一字一字抄下来就...
耿占春一个读诗的人,误会着写作者的心意他们在各自的黑暗中,摸索着世界的开关——冯娜《诗歌献给谁人》“我回到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回到我。”哦,黄色起重机。我应该变得更沉重,……我在学习更好地“爱一切提伸我的事物”——方李靖《黄色起重机》没想到集中阅读...
食指(口述)+翟寒乐(整理)祖籍山东省鱼台县王庙乡程庄寨村。1948年11月21日出生在行军路上。离开家乡时奶奶担心将要临产的母亲,母亲执意跟随机关北撤,并宽慰奶奶:“我已经有过一次生产经验(1946年冬,母亲产下第一个孩子。孩子健康结实,刚出生...
吴佳燕曹军庆的《影子大厦》(载《江南》2015年第4期)是一篇关于黑帮的长篇小说。黑帮不是背景,而是他要描述的主体。黑帮也不是以前在港片里看到的那种打打杀杀、恩怨情仇,而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在高楼大厦里,有着一整套现代化运作程序和森严的等级,以及...
施龙鲁敏的中篇小说《三人二足》(《收获》2015年第1期)是一篇需要读两遍但又不能读两遍的作品。之所以需要读两遍,是因为小说有两个叙述视角(第三者视角与其中一个主人公的视角并不尽然一致,但可以并为一个),读者初读,会很自然地根据作者的着意引导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