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7019 次
音乐列表
霍艳作为精神故乡的龙城在笛安的小说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地名——龙城。对笛安来说,这个叫做“龙城”的世界“是我的,我创造的”,“我所有偏爱的人物的故乡,都是这里”。这个龙城,正是笛安致力虚构的精神乡土,“我描述了我看见的那些画面——有时候颜色浓烈,...
(荷)柯雷(MaghielvanCrevel)?于坚诗歌中的客观化和主观化(荷)柯雷(MaghielvanCrevel)自80年代初以来,“口语化”诗潮向先锋诗歌之至尊朦胧诗发起挑战,于坚①是其中的两大诗人之一,另一个是韩东。与“口语诗”相关的作...
韩传喜+张洪波在2013年第5期《人民文学》首发的《认罪书》,是“70后”女作家乔叶的最新长篇小说,作者自承此作经四年凝练,四易其稿,为其目前最看重的小说之一。其后读者的反响、专家的评论、奖项的获颁,似在不断印证同期卷首语中的预判:“对今日的文学...
钟媛?时间在空间里流淌——论王安忆小说《匿名》中的时空隐喻钟媛王安忆以其执著的韧性在小说创作之途中上下求索,多变的风格和相对平稳的高产量与高质量为其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创作大家的地位。从“雯雯系列”的青春写作到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匿名》的问世,在经...
一《蟠虺》是刘醒龙继《圣天门口》后发表和出版的又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问世以来,颇获好评,它不仅在作家个人的创作史上具有集大成性的里程碑意义,其对当前的整个中国文学,都有突出的启发性。我注意到,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蟠虺》的讨论,往往都集中于知识分子...
林培源?香港故事与女性经验的双重奏——周洁茹短篇小说新论林培源用“回归”来概括周洁茹和她的小说再恰切不过。1991年,中国的“新生代”女作家集体崭露头角的年代,1976年出生的周洁茹在《钟山》《山花》《人民文学》《收获》等重要文学期刊发表作品。1...
何瑛1997年,叶弥的处女作《成长如蜕》甫一发表便为她赢得了广泛称誉。此后十余年来,叶弥始终低调而忠诚地与文学为伴,以小说写作拓展与丰富着关于外在世界的认知,积累下几十种中短篇、两部长篇的不俗成绩。而在她不断探索文学多重可能的尝试与冒险当中,尤其...
刘晓飞?打捞历史,直面现实——贾平凹《老生》阅读札记刘晓飞*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一般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N012)阶段性成果。民族或者国家的历史积淀,会以不同姿态不同颜色不同角度不断呈现在后人...
施军+姜春在当代女作家中,范小青的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品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一些作品,突出表现当下人们的生存景观和精神状况,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味。如中短篇小说《父亲还在渔隐街》《生于黄昏或清晨》《寻找卫华姐》等等,都不同程...
王春林?物欲时代的心灵救赎——关于韩东长篇小说《欢乐而隐秘》王春林*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或许与韩东一直在坚持的诗歌写作有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