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9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山里狼
  • 九满
  • 宋家园
  • 胡谈
  • 断翼孤蝉

贺绍俊读范小青的《我的名字叫王村》,大快朵颐。依然是我最欣赏的范氏荒诞,依然是流畅机智的叙述,但又分明不仅仅如此。我一边读一边暗暗吃惊,范小青她莫非是在追寻着一位伟大作家的足迹?因为小说的叙述不断地将我的思绪引向鲁迅的经典之作《狂人日记》上来,我...

浏览全文 阅读(23746)

黄江苏?与虚无和好——苏瓷瓷论黄江苏苏瓷瓷是80后作家中极其独特的一个。这独特不仅仅在于她的经历,也不仅仅在于她的文学风格——与残雪一样,她也是一个宣称“为了复仇写小说”的人①,残雪的“复仇”指向的是专制文化对于个性独立的压迫,她的复仇则是指向日...

浏览全文 阅读(23728)

宫浩宇新时期初大陆武侠电影的探索及其边界──以《海囚》、《武林志》与《武当》三部影片为例宫浩宇1981年,也就是在新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神秘的大佛》问世的一年之后,大陆上映了一部武侠电影《海囚》(李文化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两年之后的198...

浏览全文 阅读(23738)
生命孤独与灵魂落寞 2023-11-09 08:48

张凡引言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苏童,从昔日的先锋主将到今日的自成一家,从领一派风气之先到走向另一种层次的风起云涌,这中间凝聚了作家自己非比寻常的文学视野、文学信念和文学气度。就苏童而言,2013年是知天命之年,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风雨兼程,...

浏览全文 阅读(23705)

罗小凤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罗小凤无论是在诗歌、文章、讲座还是访谈中,李少君曾多次表达“诗歌是宗教”的意识,如“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①、“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

浏览全文 阅读(23687)

徐春浩?原乡故土是“中原作家群”的写作领地和精神家园徐春浩“中原作家群”的创作常常来自熟悉的原乡故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家乡人的生活经历、情感婚姻和生命足迹,带着无法抹去也无法淡化的乡愁情结。“中原作家群”的重要代表、中国首次获得卡夫卡奖的著名作家...

浏览全文 阅读(23730)

刘波我们如何认识八十年代诗歌,这个主题看起来异常宏大。在很多人的文学记忆中,八十年代就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这早已成为共识,批评与研究好像都不可绕过。新世纪之后一度兴起八十年代热,诗歌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也只是亲历过八十年代的归来诗人们带有怀旧色彩...

浏览全文 阅读(23709)

丁文被中止的成长背后──读苏童的《黄雀记》丁文苏童的《黄雀记》,在纸上建构了一个名为“香椿树街”的文学空间,那是一个承载着少年茫然情欲的江南小城。在这里,少年懵懂的纯真混入了成人的暴力,血腥。成长的小船撞击在欲望礁石上,因破碎而无法前进,《独立纵...

浏览全文 阅读(23844)

李振论及80年代文学,人们总要大谈“文学解放”,讲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不错,80年代的确是一个文学解放的年代,也确是一个文学空间随时代变革不断拓展的年代,但需要正视的,是80年代文学进程并不像一些文学史描述的那样顺畅,文学的空间也...

浏览全文 阅读(23718)

项静?时间之形:历史景观化的三种方式——近年来长篇小说阅读札记项静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寻根派等不同意识形态、语法策略、表意方式的洗礼,在本质上我们依然处于并且继续在呼唤现实主义的书写。继续蒙...

浏览全文 阅读(2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