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987 次
音乐列表
胡贤林马华文学作为马来华人少数族裔文学,一直处于国家文学霸权的宰制之下,华文书写的中国性因之成为马华作家屡屡征引的抵抗资源。无论是周策纵揭示的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双重传统a,还是许文荣描述的现代性、本土性、中国性三江并流的态势b,中国性均成为建构马华...
王俊样板戏《红灯记》剧本改编中阶级理念的运用王俊一所谓的“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也和其它的样板戏一样,不是一开始剧本就定型下来的,它最初的名字也不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红灯记》。《红灯记》故事雏形来自于一个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电影文学剧本,电...
周伦佑价值评价与艺术批评周伦佑价值是人类生存的自我肯定值价值,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司空见惯的一个词。它首先会让我们联想到“商品价值”、“物质价值”等等。又比如,我们常问:“这件事值不值得做?”还有我们常常说到的“实现个人价值”之类的...
沈玲一、引言作为“台湾新文学‘成熟期与‘战争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a的杨逵(杨贵,1905-1985),一生著述活动颇为活跃,其间虽因政治因素而屡遭牢狱之苦b并为此耽搁了创作时日,虽也因对政治失望而自1962年后作品数量锐减c,但始终没有中止过文学创...
王秀涛建国后文学运动中的道德问题王秀涛1949年以后的文学史可称得上是文学运动史、文学斗争史,文学批判运动鲜有间断,文学的发展被时代政治所裹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道德问题是文学运动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建国后的思想改造、反...
王德威战争叙事与叙事战争(下)王德威三、写在延安与金门以外从“保卫延安”到“保卫金门”的这十年间,中国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极大变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同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1949-)和华沙公约组织(War...
曾丽琴根据夏铸九的研究,台湾在1989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毛额比率已超过工业所占比率,且其成长率也超过工业,成为支持经济成长的最主要力量”①。服务业的比重大过工业,这说明台湾已然进入后现代都市消费社会。台湾作家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介入这一...
韩春燕窗子里的风景:中国新文学村庄叙事视角研究韩春燕一个事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它所呈现的面貌是不一样的。在村庄叙事中,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也就是说,叙事视角决定着小说文本的面貌和文本接受...
林舟一《吴门忆梦》这个书名或许会让人想象遗老遗少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开始回忆历史上最是风流繁华处的苏州情调、江南味道、温柔梦乡。如果你带着这种想象走进王啸峰的这本散文集,瞬间就会被击倒。这是另一种“吴门”,别一番“忆梦”。一看目录你就知道,散漫的题材...
张洪波莫言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艺术传达──以《生死疲劳》为中心的考察张洪波有评论家将莫言成功问鼎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称为“一场仪式”,因为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当代作家一直以来的深重“焦虑”:即中国当代文学,因其特殊的表现题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