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8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周健
  • 林沐风
  • 蔚青
  • 混沌虚空
  • 南山2020
  • 宁星

谈及当代“十七年”时期的诗歌,人们一般关注的是党和国家所主导的文艺政策与知识分子个体创作之间的张力关系;关注的是在高强度的政治语境中,诗歌如何从相对自主的、注重抒情性的文学样式,渐次蜕变为强调意识形态宣教的政治性写作的演进a。这种视角当然自有其合...

浏览全文 阅读(24175)

[瑞典]陈迈平华语文学的互文阅读:以莫言作品为例[瑞典]陈迈平互文阅读是当代文学批评者熟知的一种方法。依据这种方法,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孤立存在该文本之内,而是产生于阅读过程中,是当读者在阅读该文本时有意无意地把该文本放置在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记忆文本...

浏览全文 阅读(24168)

章旭清付少武试论严歌苓小说创作的影像化理念章旭清付少武在海外华人作家中,严歌苓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女性作家,成功跨界小说与影视。严歌苓在美国的职业身份既是作家又是编剧。她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获得写作最高MFA学位。同时,她还是好莱坞...

浏览全文 阅读(24207)

刘国欣底层性工作者的身体焦虑与精神创伤——以《九月还乡》《安阳婴儿》《梦中人》为例刘国欣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

浏览全文 阅读(24232)
转型期的世界文学 2023-11-09 08:48

[瑞典]贺拉斯·恩格道尔转型期的世界文学[瑞典]贺拉斯·恩格道尔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在全世界引起的注意,也因为这个奖的特殊地位,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已经被人看作一种现代写作国际标准的构成。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学者成为该奖提名候选人,而每年的获奖作家的宣...

浏览全文 阅读(24194)

陈扬1954年对《文艺报》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10月,袁水拍的《质问〈文艺报〉编者》a将《文艺报》推向了风口浪尖,一场后来被称作“红楼梦研究批判”、本该以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为主要目标的运动,却首先对《文艺报》发出了严厉的质问。文联、作...

浏览全文 阅读(24261)

刘方冰李洁冰的小说场域与价值指涉刘方冰近年来,面对社会与文化转型,阐释他者或反观自身,走进历史深处或置身当下世态,作家都在特定文化场域中进行文学的意义建构,用身份政治干预大众生活,用符号与文本深描文学帝国的欲望版图与权力边界。江苏女作家李洁冰从《...

浏览全文 阅读(24230)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作为建国之后第一部被大规模批判的小说,近些年来受到研究者较为集中的关注,已经形成了当下“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小“热点”,甚至还有学术刊物专门为此设立研讨专辑。①对于这些评论,学者姚丹总结为两大重点:“一是从小说‘叙述艺术...

浏览全文 阅读(24314)

铁凝在“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会议”上的致辞铁凝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会议。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尊敬的嘉宾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第一届、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会...

浏览全文 阅读(24245)

吴天舟金理通向天国的阶梯——孙频论吴天舟金理布罗茨基区分过两类作家:“第一种无疑是大多数,他们把人生视为唯一可获得的现实。这种人一旦变成作家,便会巨细靡遗地复制现实;他会给你一段卧室里的谈话,一个战争场面,家具垫衬物的质地,味道和气息,其精确度足...

浏览全文 阅读(2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