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294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末文
  • 宁星
  • 龙富金
  • 芳草斜阳时
  • 韩非情
  • 白雪不融

三十一我尝到了被“充军”的味道由于我不但不巴结领导,还爱给领导提意见,常得罪领导,所以我被充过一次军。那是1975年春节后,开学前,全区的老师集中在区公所开会。有一位50多岁的地主出身的女老师病了,叫她的女儿来请假。一些民办教师“积极分子”说她是...

浏览全文 阅读(77511)

三十带领学生学工学农1970年6月底,我结束了在“五七干校”的“学习”,回到了自己的学校。我回校时,各班已经将分到的山坡地平整成梯土,种上了茶叶种子,种子已发出了小苗。各班班主任和劳动委员经常带领同学去拔草、施肥、除虫。不久,区联校决定将旧祠堂的...

浏览全文 阅读(81212)

三十九农忙时节的无私奉献在上世纪80年代前,在知识界,提得最多的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因为这是毛主席多次强调的一个问题。教师,小小的知识分子,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从1959年参加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与工农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的最佳时机,就是...

浏览全文 阅读(71146)

二十八五七干校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军队、工业、农业、学校、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

浏览全文 阅读(79710)

二十七我们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来扩展到全公社教育系统的宣传队,再后来又扩展为全公社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们学校是个乡村完小,加上公社文教支书和区联校的工作人员,只有十八九个老师。但我...

浏览全文 阅读(96416)

二十六“文革”中山头林立的“造反派组织”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最先建立的“造反派”组织是大学和中学的学生组织——红卫兵,它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支持。毛主席多次戴着“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红卫兵。当时还出...

浏览全文 阅读(74079)

二十五拉练爬坡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我参加了两次拉练爬坡。所谓“拉练爬坡”,就是像解放军一样,进行长途行军,对普通百姓进行体力和意志的训练。第一次是1966年的8月份。那时我们全县的教师集中在县城学习,文化大革命还没有蔓延到我们这里。目的地是桃花江水...

浏览全文 阅读(102380)

二十四我参加了红卫兵大串联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北京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各种红卫兵组织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红卫兵们都想到北京去见见毛主席,于是大家纷纷向北京涌去,于是就有了红卫兵大串联。红卫兵是毛主席的客人,可不能怠慢,按照...

浏览全文 阅读(104404)

二十三第一次看电视1966年暑假,全县教师集中在县一中学习。那时教师学习是自带行李,睡学生寝室。寝室里睡不下的,就在教室里打地铺:在教室四面靠墙的地上铺上稻草,一人一个床位紧挨着睡下去,一个教室要睡二三十个人。当然要拉上一些绳子挂蚊帐。那次学习抓...

浏览全文 阅读(109061)

二十二救助小乞丐1962年9月的一天,我们学校老师刚吃完晚饭,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玩扑克。这时,从校门口进来一个小孩,十一二岁的样子,头戴一顶破斗笠,身穿脏兮兮的背心短裤,左手提个破袋子,右手拿根竹棍——活生生一个小乞丐!一位女老师...

浏览全文 阅读(10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