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33 次
音乐列表
杨闻宇一陕北信天游,是民歌艺苑里别致的一枝。内涵淳朴、丰沛、厚实,抒情手法是多姿多样的。和别的民歌一样,信天游纯真直率,坦荡热烈,有些章节几近于放浪形骸,打破了爱情故事在小说里、舞台上通常呈现出的那种月暗花移、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半夜里想起干妹...
鲁先圣一个人的心用在哪里,用了多深,天长日久就渐渐显现出来了。所以,当你发现一个人,在哪一个领域突然有了不凡建树的时候,你不要奇怪,这一定是人家长期默默用心追求的结果。只不过,在大放异彩之前,你看不到人家的坚持。有一个青年人决定离开父母,要去闯荡...
宇明有句话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将心灵的按钮调到静处,放弃世俗的欲望,排除种种外在的干扰,才可能领略生命的万千风光。许多人将其视为人生信条,书之于本,挂之于墙。这句话对不对,我觉得真不可一概而论。生活无疑是需要“静”的。一...
石飞晨练是一直坚持的,大多是去大学操场慢跑。有过一段时间,是到公园或舞厅跳舞。前些日,想换换氛围,就又进了舞厅。沐浴柔弱飘逸的彩光,脚踏轻曼优雅的旋律,的确是一种特别惬意的享受。不仅只是体质的锻炼,更在于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慢四舞步,轻柔滑动。...
潘国本如果你问,黄油跟麻油,硬面包跟热馒头,葡萄酒跟甜白酒,哪样更合口味?无疑,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回答截然不同。在欧洲,主食面包,烤了硬邦邦的,夹肉的三明治,也不需要热气。补充水分,直接用凉水,或者冰凉的牛奶、可乐、咖啡、果汁,即使隆冬,牙齿也不会...
宋志坚曾应张桂辉同志之邀,为他的杂文集《烈酒·咖啡·白开水》作序,借那年的高考作文说事,以掘井为喻,说的意思,一是“选点”要准,二是“开掘”要深。“选点”不准,任你花再大力气去开掘也徒劳无功;“开掘”不深,即使“选点”准了也照样不能“出水”。末尾...
笔者是江南小县城一议论文写作爱好者,平时写些千余字的杂文随笔,“投枪、匕首”不敢说,“秤砣”文章庶几近之。打铁是嵇康的业余爱好,名士风流自成佳话。而我辈喜欢以打铁方式锻造铁器文章,或曰写杂文如打铁,虽是码字活儿,也当“实打实”。谚曰:“长木匠,短...
秦泽忠因身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不允许开个诸如卖点儿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小卖部自谋生路,心情苦闷,就抽上了烟。还没挣钱,又多了个花钱的开销,吃饭尚靠父亲养活,哪有脸再张嘴要钱买烟?就捡烟屁股。那时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极少有人...
方鸿儒“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岁岁过年,年年不同。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拜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因为家道中落,我们举家从兆丰别墅迁到浦东塘桥。大年初二父亲便带我去蓬莱路大姨父徐家、阿爸家拜年。姨父家公私合营后,家境仍殷实,三层小洋楼,落...
齐世明“忽如一夜‘油腻至”,网上先有帖《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接踵《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扑面而来,引坊间闻“油”而“腻”,接踵闻“肥”而“腻”,本是追求身材傲人的美女们谈之色变的丰硕,怎么爷们娘们儿都“万众瞩目”,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