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377 次
音乐列表
李令飞一天,我叫了一部出租车去机场。我们行驶在右车道上,突然,路边停靠的一部黑色轿车猛然间启动,蹿到我们前面,出租车司机猛踩刹车,差一点点就撞上了那辆车。那辆车的司机冲着我们大骂,出租车司机向他挥挥手,一脸的微笑。看到他这么友善,我禁不住问他:“...
白俊华欲望,人皆有之。但如果不加以节制,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到头来只能自食其果,自亡其身。老子曾言:“祸莫大于知不足,咎莫大于欲得。”北宋文学家苏轼也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非己之物而取之,尤其是不择手段据为己有...
赵宽宏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民国时著名大律师,钱锺书的老丈人。他有句名言,有了“财产”,“从此多事矣”。他到苏州工作时,开始只是租房安身,因此他夫人抱怨说:“我家历年付的房租,足以自己盖一所房子了。你做律师,也得有个自己的事务所才是。”于是,他用他的...
耿艳菊物候转换到冬天,季节宛若脱胎换骨一般,变得寂静安恬。像熟睡的孩子,心思洁白,纯净安然。只是玩累了,收起活力和光芒,歇一歇,养养精神。静静的,寂寂的,一点儿也不寂寞。郊外的旷野上,也是一片寂静。说旷野而不说原野,是有缘由的。冬天的景致称得上一...
李冬酒与茶,都是供人喝的,可是,二者却又截然不同。酒的性子烈,仿佛一条豪爽、果断、无所畏惧的汉子;茶的性格柔,仿佛一位文静、含蓄、温和的淑女。喝酒的人,喜爱群聚,在推杯换盏中体现人情的甜蜜与美好;喝茶的人,喜爱独饮,一壶一杯,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王春玲我一直爱看丰子恺的漫画,总觉得他的漫画雅拙、质朴、憨态可掬、浑然本色,又里里外外透着一股清气。我曾经疑惑,一个历经磨难和沧桑的人竟然始终胸怀广阔。近读《缘缘堂随笔》,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缘缘堂随笔》的篇目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在感情上就像一篇小...
周恒祥陈道明是著名演员。我很喜欢陈道明演的电影,很喜欢这个至今没有绯闻注重修身养性的艺术家。他不是杂文家,至今也未写一篇杂文,把陈道明与杂文放到一起,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但是,他对杂文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写杂文的朋友一看。最近读陈道明...
黄晓明读过一些“鲁研家”(学界对鲁迅研究专家的简称)研究鲁迅的著作,我们大抵都有一种印象,就是鲁研家们多半有一种脾气:凡是鲁迅所说所做的,都是深刻、伟大、正确的;而论及自由派学者文人,又常露出刀笔吏的怪味道。先说说房向东先生的《胡适和鲁迅教育孩子...
姜胜群《杂文月刊》2016年4月(上)刊登拙作《世事三则》,其中第二则《张冠必须李戴》讲述了笔者一位朋友十年前买的二手房,供热公司却把该房二十年前“欠”的二年共计四千多元包烧费,连同二十多年的滞纳金三万多元,统统记在了她的头上,被生生扣上“欠费”...
段海森我们经常把书籍当摆设,把学习当幌子、当形式,把文凭当面子、当招牌。我们拥有空闲的时候,宁愿呆萌着让时间如流水般从眼前溜走,宁愿把时间打发在浏览手机上的垃圾碎片,宁愿观看乱七八糟又无聊的电视节目,也很少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本书,哪怕阅读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