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376 次
音乐列表
郭寿荣这年头常常有貌似长者智者以“过来人”姿态劝喻世人:人到中年一把年纪了,什么不能看开放下呢?为什么还要锱铢必较针锋相对?为什么不能握手言欢冰释前嫌?为什么不能浊酒一壶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忠告看似豁达大度高风亮节,是其饱经风霜...
占广进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人人都有“被了解”的渴望,特别是有一定名气的人,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早已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一旦对方对自己并不了解,就会产生“被轻视”的感觉,进而开始迁怒于对方。但并不是所有的名家都存在这种...
冯积岐1968年11月里的一天,一辆带帆布篷子的解放牌大卡车开进了我们村。我记得,刚下过一场冻雨,村外洋槐林的洋槐树上仿佛裹上了一层薄薄的、淡白色的蜡,西北风一吹,发出了沉重而透明的声响,仿佛好多人在茫然地拍手——似乎是欢迎这辆进村的大卡车。从大...
李业成我读过很多孩子撒谎的寓言故事。撒谎好像专对孩子而言——成人编造了许多孩子撒谎受惩的寓言故事,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其实成人撒谎更甚于孩子。孩子撒谎,只不过是一些小游戏,而成人撒谎往往是大骗子。成人不但撒谎,还把许多谎言伪装成“善意”。除了这些所...
李伟明单位上百号人,在吴小丁的印象中,老吴是最谦逊的一个。老吴是办公室的老科员,也是单位享誉多年的笔杆子。好长一段时间,单位的重要材料都是出自老吴的手笔。同事们向外人介绍他时,总忘不了冠以“我们单位第一支笔”的荣誉称号。老吴对此只是淡淡一笑,从不...
于文岗凡报告会啥的,都是主持人先对报告人作个介绍。这个介绍很有意思,我把它分为三种样式。一是职务、头衔式。主持人报一下报告人的职务、头衔,这是最简单的,最早期的介绍都是这样子,只不过当今越来越少见了。二是“职务+履历”式。职务、头衔再多,即使把兼...
盛斯才电梯里遇一同事,礼貌性地寒暄道:“去哪儿?”答:“有点咳嗽,去打吊针。”“打什么?”“打头孢。”猛然想起正在如火如荼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的“健康门”事件。九一一纪念大会上,希拉里因头晕、身体失衡,被助手从会场抬走,顿时引起美国舆论对希拉里健...
文敏先做人,后做事。这是很多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后学的谆谆告诫。其意无非是德重于才,德先才后,只有这样,才能德才兼备成大器。但它导致这样的误解,似乎做事与做人是可以分开的,还可以分出先后。事实是这样的吗?什么是做人?汉语里的做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
王国梁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事要执着,遇到困难不妥协,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所以我们以为勇往直前的是勇士,妥协者是懦夫。时光匆忙,转眼已过了匆匆数年。多年里,我们经历过无数次勇往直前,也经历过无数次碰壁,慢慢地,就学会了妥协。我终于明白...
孙贵颂“忝”这个词很有意思。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忝列其间”“忝为人师”“忝居首席”等等。乍一听,觉得此人挺谦虚,有修养。实则不然。“忝”为谦词,表示自己处于某种地位或职务,因为能力或资历有限而有愧(忝的上边是“天”,下边是“心”的变形)。既是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