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075 次
音乐列表
江帆首先说一说“说真话”。“文章总要讲真话”,稍有良知的人都知道。但以今日文坛观之,却有人不愿讲真话,还有人不敢讲真话,也有人不屑讲真话。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本应是杂文作者的基本素质。在一大群指鹿为马的佞臣中间,敢说“这是鹿,不是马”,看似容易,实属...
徐迅雷一位广受尊敬、深受爱戴的改革先行者——袁庚,在2016年1月31日凌晨3时58分,在当年改革的最早实践地深圳蛇口,安然辞世,享年99岁。这是仁者寿,这更是改革者寿。他的璀璨人生,是用“改革”二字铸就的。袁庚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第一人...
冯娟2016年春节放假前一日,开始读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整整一个假期,我都陷于它宏大低沉的叙事旋律中,不能自拔。书中的癌症楼里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不断的切割手术、X光反复的照射、剧烈疼痛时的呻吟、咬牙忍受时的绝望,凡此种种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常常...
蠡人近些年读报刊,常见一些回忆“三年困难”时期的文章,说到当年民众生活困难、食不果腹的情况时,总有“人们饥饿难耐,只好吃树皮、草根”或“以树皮、草根充饥”等语。每读到这样的话,头脑里总打个问号:树皮、草根怎么吃?之所以对“吃树皮、草根”提出疑问,...
李伟明阿梅有个同学是市里响当当的人物。吴小丁转业到市环保局上班没几天就知道了。阿梅是市环保局财务科的一名普通科员。财务科归吴小丁分管。按级别,阿梅基本上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向吴小丁汇报工作。但在科长、副科长汇报完毕之后,阿梅敲开了新领导吴小丁的办公...
茅家梁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才学了得,且在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过乙未科状元,但在为官处理群体事件方面,显然不是高手。开元年间,唐玄宗的弟弟李业死了,礼部侍郎贺知章负责给李业的葬礼挑选“挽郎”,《新唐书》里说他“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
孙贵颂虽说如今传媒发达,许多事情都是有图有真相,文字注解也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面面俱到,但有些东西,还是难以排除我的怀疑。网传河南特警(一说是杭州特警)打人。据说有个叫奥华的青年人,去郑州(杭州)上访,在大街上被一群特警暴打——那个上访者坐在...
姜胜群广安门中医院之病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我每日读报,报有新闻。本以为,“新闻”之“闻”与中医之“闻”风马牛不相及,但读了几篇有关北京广安门中医院的新闻——该院因一名女子痛斥号贩子的视频而红遍天下,忽然发现,读新闻,亦可“闻”出病来。病一...
高自发附近有个露天市场,每次经过那里,都会看到市场尽头有一辆破厢货车,车上载着一只奶山羊,车旁立着一个木牌,牌子上是两行黑色的歪斜笔迹:“山羊奶,现挤现卖”。山羊站在廂货车上,偶尔低头叼几口干草、抬头咩咩叫几声,或者茫然地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周围...
张魁兴有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可犹太人的成功靠的不是先天的聪明,而是后天的努力。猶太法典《塔木德》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且“念101遍肯定比念100遍要好”。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