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079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易梦
  • 断翼孤蝉
  • 李椿
  • 林沐风
  • 周健
  • 南山2020

1944年回到英国时,我发现自己有些观念有所改变。我再度享受到讨论的自由,这在英国是很平常的,在美国却很难得。在美国,如果走过来一个警察跟我们说话,就会把我的小儿子吓得哭起来。英国人都不怎么狂热,这让我也收敛了自己的狂热态度,我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

浏览全文 阅读(295865)

关于"天人之分",荀子有一段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

浏览全文 阅读(297532)

荀子的天人关系观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石。学术界对荀子这一重要思想的看法和评价也多有分歧。下面一系列文章拟结合有关论述对此作一些分析,希望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其原意。要弄清天人关系,首先得把"天"、"人"的内涵的搞清楚。天人关系的"人",其含义自明,毋...

浏览全文 阅读(297982)

荀子的人性论必然导致对圣人或圣王政治的强调甚至崇拜,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社会论意义。他说:“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隐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如果不是人...

浏览全文 阅读(295232)

与性相反,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所以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伪的产物。“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化”就是改造、教化,也就是“起...

浏览全文 阅读(295336)

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什么是性?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性恶》)“...

浏览全文 阅读(294750)

的确,自学者的爱是抽象的。他与其说是爱人类,倒不如说是借这个名义来逃避自己的孤独,虽然他并不自觉。一旦他感觉到同洛根丁谈不拢来,他就由爱变成了恨——这样的人道主义者!洛根丁感到,既然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毫无理由的,没有根据的,那就没有任何一种...

浏览全文 阅读(290958)

《厌恶》的主要人物除了洛根丁就是那个自学者。看看他们两人的对话和交往是很有意思的。人,人类,人道主义,这是他们谈话的主题。自学者是个人道主义者;应该爱人类,人们是值得钦佩的,这是他的思想。洛根丁毫无疑问不同意他的思想,但洛根丁并不是个反人道主义者...

浏览全文 阅读(291032)

洛根丁不断地寻求奇遇,但不断地处于失望之中。他曾以为自己过去有过奇遇,但慢慢地发现这只不过是在自欺。人的过去如果不跟当下现在联系在一起,那它就什么也不是。人们常常拿自己的过去,也就是经验,来掩饰自己在当下现在的孤独、无所凭依、软弱无力。但这是徒劳...

浏览全文 阅读(289944)

这个“疯子”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荒谬的世界。偶然和必然,这似乎又让我们置身于哲学领域。但我们最好不要逗留在一般概念范围内。偶然是尚未显露的必然性,这个世界是必然性的世界,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好像也不无道理,但在“我思”之后,它不再是这...

浏览全文 阅读(2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