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874 次
音乐列表
张金城摘要:鲁迅的父权批判和父爱重构思想,围绕去“恩”取“爱”的中心,强调“幼者为本位”,发展出了新的人性价值观,表现了思想家鲁迅对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的彻底批判,以及对新式父子关系重建、儿童本位教育的理性思考。关键词:鲁迅父权批判父爱重构儿...
夏丽娟摘要:笔者在大型清装剧黄梅戏《大清贤相》中饰演宰相张廷玉之妻严氏,那么如何将严氏塑造成一个充满真挚情感、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一代贤臣的妻子形象是笔者排演这部戏的关键。剧本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情”字,因此必须详尽地研究分析角色和剧中人物关系...
李迈豪++钱玲摘要:王阳明是少有的文武全才,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他所提出的心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立足的根本,心与物的关系也一直是理解阳明哲学的难点。王阳明所说的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就是善,本来就是至善至仁的。当我们将这颗...
钱玲+李迈豪摘要:汉末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衰微,出现了“圣人之道不行,圣人之学不传”[1]的现象,儒学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宋朝以来,儒士开始了由研究训诂转向研究义理。程颢以重建儒家价值系统的合法性为出发点,对传统儒学的“仁”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马小红摘要:古典诗词英译困难重重,古诗格律的特点是一个重要因素。许渊冲在大量翻译古典诗词的基础上提出译诗应追求“意美”、“音美”、“形美”的目标,是古典诗词翻译努力的方向。以许渊冲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和《十六字令·其一》为例,译文完美地传达了...
刘媛媛摘要:苦难与救赎作为余华小说两大主题,在其创作中占据了大半江山,对苦难的密切关注与对救赎的探索,为余华在中国文坛确立了一席之地,使其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作家。纵观余华小说创作历程,苦难作为文学之母贯穿了其创作始终,但其90年代的创作当中,通过...
张蕊摘要:建国后,中国农村开始告别较为稳固的乡土社会,城市化高速发展,农民纷纷从土地上出走进入城市,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旧乡土里的先辈经验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参考价值,从旧乡土进入新城镇的农民抑或唯利是图,抑或失去心之所倚而彷徨不知所终。...
吕豪迈摘要:由莫言的《红高粱》开创了“我奶奶”这一人称叙事的先河后,当代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即将逝去的“奶奶”一代树碑立传。这个矗立在当代文学百花园中的丰碑中,记录了“奶奶”一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带领家族战胜各种天灾...
代军诗摘要:张爱玲的小说的主体大多是女性,但她们悲剧性的根源多在于男子,男子在张爱玲小说中都以一种丑陋的形象示人,他们或是身体残障或是精神残障,张爱玲笔下的“丑陋”男子分为三种类型,即恬不知耻的父兄、薄情寡义的情人和懦弱无能的儿子。这种丑化男子的...
班红梅摘要:陈宫是《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谋士形象中较为特殊的一位。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坚守着儒家忠义两全、仁德之操的传统思想。因为他自叹“并非俗吏”,所以他一直在“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