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7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末文
  • 韩非情
  • 藍光雨
  • 孤树
  • 那庚

谭笑摘要:唯物史观与宗教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历了一系列久远的嬗变,本文从唯物史观和宗教信仰的本体论起,继而论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物史观及宗教信仰发展的几大典型阶段,最后得出结论,找出两者的冲突及解决途径。关键词:唯物...

浏览全文 阅读(22042)

郭姗姗摘要:蔡伸是南渡时期著名词人,有词集《友古词》,南北宋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对蔡伸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苦楚真正成了他的切肤之痛,不俯权臣、备受排挤也让他对功名产生了厌弃,发而为词,便成为常见的主题。关键词:羁...

浏览全文 阅读(22027)
传统的反叛与复归 2023-11-09 08:48

王嫣慧摘要:《“殉尸”》不仅是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石评梅的散文代表作,同时还可以视为石评梅的“自我预言”。本文以石评梅《“殉尸”》一文为切入点,认为石评梅的“殉尸情结”是其对于千百年来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价值心理的强制性塑造的不满,是对传统不平...

浏览全文 阅读(22031)
传统的反叛与复归 2023-11-09 08:48

王嫣慧摘要:《“殉尸”》不仅是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石评梅的散文代表作,同时还可以视为石评梅的“自我预言”。本文以石评梅《“殉尸”》一文为切入点,认为石评梅的“殉尸情结”是其对于千百年来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价值心理的强制性塑造的不满,是对传统不平...

浏览全文 阅读(22091)

韩洋摘要:《我们仨》作为九十二岁高龄杨绛女士的回忆录,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全书以回忆的方式真情实感地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人格魅力。全书的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虚实相映地让整部作品蕴意深刻,发人深思,...

浏览全文 阅读(22044)

黄惠摘要:《西藏,隐秘岁月》作为一部文化寓言,以古老宏大的藏文化逻辑为骨架,支撑起复杂多样的潜文本叙事,在真实与虚构间随意游移,使读者从魔幻和荒诞感中感悟到更高意义的“文化的真实”。在叙事学视阈下解读小说中恣意隐藏的话语,还原抽象设计下的隐喻,我...

浏览全文 阅读(22033)

刘建建摘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其一生创作颇丰。在他七十五年的人生经历中,曾多次往来古徐州,他的家庭客居此地长达22年之久,与古徐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人文风物为白居易的诗文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白居易为此地倾注了无限深情,在其诗作中得到了淋漓...

浏览全文 阅读(22020)

朱建宏摘要:文学对人性的宽容是文学的一种重要的发展和进步。在明清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有着丰富的人性宽容意识,有些探求理想世界人格,有些弘扬自由人性人欲,还有些追求自由平等意识。小说家们掀起对传统制度的质疑和思考,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主体人性意识的觉醒与...

浏览全文 阅读(22039)
诗歌、诗人与诗歌奖 2023-11-09 08:48

宫璐萍摘要:新时期以来,诗歌一直在社会的边缘与中心之间游走。但新时期的诗歌评奖活动却出现逐年升温的趋势。新时期的诗歌评奖活动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生的。新媒体在诗歌评奖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的诗歌评奖活动主要面向汉语新诗,在这种现象的背后...

浏览全文 阅读(21972)
重写乡村的艺术 2023-11-09 08:48

黄晶摘要: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写下了一系列反映她知青生活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大部分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和地名,以及叙事的细节都是对其20世纪80年代乡村系列小说的重写。对于王安忆这样不满足于重复自我的作家而言,这种重写意味深长。这种重写不是一...

浏览全文 阅读(2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