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859 次
音乐列表
李波摘要:美国小说《野姑娘》描述了一段在发生在欧洲的爱情故事,但故事背后却反映出激烈的文化冲突。女主人公黛西最后悲惨地死去值得我们同情,但是男主人公温特伯恩亦是这场文化冲突的受害者。关键词:野姑娘文化冲突温特伯恩受害者一、引言亨利·詹姆斯(184...
曹俊杰摘要:一位当代作家与一位千余年前的诗人虽“莫见其面”,却通过诗而“辄见其心”,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李商隐的《锦瑟》,王蒙先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锦瑟》的核心是“情”,那种忧伤的、无端的、惘然的“情”是《锦瑟》的感情基调。王蒙...
苗伍君摘要: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以多重的叙事风格,深刻地批判人性而著名。而事隔30年,黑泽明依据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竹林中》两部作品,拍摄了电影《罗生门》。黑泽明除了对原作的阐释外,在构思结构,意图表达方面和原作《竹林中》截然不同,也即是...
闵长虹摘要:吉本芭娜娜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登上日本文坛的年轻作家,她的小说极具国际性,因突破了日本民族的局限而挖掘和洞察出人性相通的部分而被世界各国读者所接受,并得到广泛认可。在吉本芭娜娜前期的《厨房》、《白河夜船》、《甘露》三部作品中,分别描述了...
田琳摘要: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是“小说的小说”,即作品本身是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故事中还套着故事。两个文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和人文内涵上有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两者都运用了元叙事的手法使小说世界亦真亦幻,时常转...
杨美虹摘要:牧师布朗德和圣曼努埃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伦理的和理性的双重阻碍:一个是无爱的悲剧英雄,一个是博爱的精神之父,布朗德和圣曼努埃尔面对同样的伦理和认知困境,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继而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救赎。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易卜...
徐慧芳摘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一直以来他的童话故事被视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典范,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以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为例来分析王尔德唯美童话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关键词:王尔德童话唯...
李慧摘要:多丽丝·莱辛自身的独特边缘经历对她的作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的边缘人形象贯穿了多丽丝·莱辛的多部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玛莎·奎斯特》中的边缘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边缘人”所处的生存困境。关键词:多丽丝·莱辛边缘人玛莎·奎斯...
孙娟摘要:赛珍珠女士的《大地》中,阿兰在其十分短暂的一生里只露出了七次笑,总是沉默着,但是她的七次笑却是她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自身局限性的前提下不懈地追求平等、追求自己权益的心理昭示以及获得胜利的充分体现。关键词:《大地》阿兰笑平等自身权益赛珍珠女...
张静文摘要:泰德·休斯是英国著名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尤以"动物诗"为最,乌鸦是其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休斯诗中的乌鸦虽然散落在不同的诗篇中,但乌鸦的形象却突破了文字局限,融为一体,构成连贯的双重意象,即:对传统价值的质疑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