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744 次
音乐列表
王莉蔡艳辉摘要:面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兴起的科技革命浪潮,作家横光利一以冷峻、略带悲观的写作基调于创作中表达了自己对科技改变生活这一理念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横光认识到人们在科技面前将陷入被动,因而对作为新生事物的科技持消极态度,对受新科技影响下的...
熊俊皓摘要:《出彩中国人》这档节目的热播,受到了社会各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被节目中那些追求梦想、不断努力的励志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出彩的中国人身上,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深刻感受了宝贵的工匠精神、实干精神...
刘拓宇摘要:关羽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作为信仰在中国经久不衰,在当代,关羽一方面在新媒体中又获得了新形象,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新情趣,被现代人和新媒体所选择;另一方面,关羽的形象因其独特性,其精神内核又选择了新媒体进行...
武建臣倪泽飞摘要:虚拟交往是现代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新的方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丰富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提高了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这种交往方式...
杨倩陈琦摘要:基于概念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理论,从认知的层面对德国“后青春式”成长电影《啊,男孩》中运用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归纳总结该影片中图像、语言、意象、镜头呈现的多模态隐喻。并阐述多模态对影片主旨表达及对情节的推动作用,为观影...
傅俊杰崔新平摘要:名词动用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将一个名词转换为一个动词,使该词拥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名词动用这一转换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转喻的突显性特征对名词动用产生源因进行分析。关键词:名词动用认知转喻突显一、引言...
楼佳颖应高峰摘要:本文从语境顺应角度研究《红楼梦》英译本(杨宪益版)中“笑”类短语的英译,分析不同“笑”类短语的翻译策略,总结出符合语境顺应的翻译方法。本文发现,顺应语境的翻译能够将源文的意义忠实地传达。关键词:笑杨宪益《红楼梦》语境顺应英译一、...
黄苏敏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的多元化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许多学者将“身份”、“认同”这个概念应用于跨文化领域,各种理论、观点推陈出新。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笔者从跨文化交际理论中得到启发。对外宣译者的身份认同问题作出如下总结:1....
吴元元摘要:本篇论文是以国家教育部、语委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中的585条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年度媒体新词语的定义作了阐述并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词语群,以及探究新词语的词义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在分析...
申展陈琦摘要:年度热词代表着各个生活领域的新动向以及新时代下人类的新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语言的创造性,然而这种创造性并非毫无根据。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以近几年汉德年度热词为例,从认知层面探讨汉德年度热词的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对于汉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