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756 次
音乐列表
吴莎摘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在其新作《上帝帮助孩子》中首次提到了孩子和孩子童年所受的创伤对其将来成长的影响,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1]强烈关注。文章聚焦《上帝帮助孩子》中主人公身体的残损变化,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解读身体变化对主人公身体的影响...
冯晓朦摘要: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文中,最先出场的纸面人物——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见证了父亲为建造高台阶辛劳奉献的一生。纸面人物视野下的父亲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朴实忠厚的农民,更是在叙述者“我”与作者、人物、读者的交互共融中塑造出的“现实的传声筒”、...
王静摘要:贾平凹的《极花》出版后引起众多争论,然而褒贬双方都忽略了小说流露出的无力感。本论文旨在分析造成小说文本无力感的原因。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对于女性叙事的单一片面,对女性隐秘生命体验的隔膜;二是对启蒙立场的放弃,对“城毁乡”主题的预...
陈安安余炳江摘要: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观念、方法可以从其家书中体现出来。因此,本文试图回归《傅雷家书》这一主体来研究傅雷的家教与家风。通过研读,将其家教与家风的观念、方法归纳和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的科学性;二是教育方法的实用性。关键...
李丹丹摘要:《红楼梦》中充满了有关礼法秩序的多重信息。无论是贾府外部阶级地位的建构、世代诗书簪缨之族优美门风之形成及贵族文化之传承,还是府内及大观园日常生活的作风仪派,都显示出礼法秩在其中的重要的维护和支持作用。《红楼梦》不能简单的被批评为是一部...
刘多多摘要:20世纪初,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奠定了祖国大陆对香港的“想象”基调;20世纪末,中英谈判过程中,香港的文化作品(文学、影视、流行音乐等)为我们反思港人的文化心态提供了新的思考:尽管回归前后的一些文化作品印证着大陆的世纪初“想象”,但也...
陈钰冰摘要:“乌托邦”一词的出现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遥远的西方乃至中国都诞生了描述乌托邦社会的很多不同形式的表达,但从20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开始对乌托邦进行反思,使得一大批反乌托邦文学应运而生。反乌托邦文学将人性的异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人...
摘要:“大学书写”尤其是描写当下大学校园生活的小说,在表现正能量的主流文化时,也有更多篇幅在“审丑”,揭示大学生活灰色的一面,即非主流文化。在阐述这一现象时,通过具体的文化乱象的表现,探讨净化校园环境甚或消解影响的多元渠道,旨在对大学校园小说呈现...
刘妮摘要:叶嘉莹一生饱经忧患、四处漂泊。从南下台湾到漂泊海外,从归国教书到落根南开,古典诗词伴随她的一生。尽管一世多艰,她对故国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常常流露于她的诗词创作之中。本文拟从政治、地理、文化三个意义层面分析叶嘉莹的故国之思。诗词中所体现的故...
夏二姣朱鸿摘要:沈起凤的俳谐词在尊雅的清代可谓异调别响。之所以如此,与起凤自身的不羁个性和喜好有莫大关系。他的俳谐词反映了词的“本色”即娱乐性,这在越来越追求词的形式技巧的浙派有不同的意义。此外,其俳谐词也有其独特特征,尤擅以拟人手法来写外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