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5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岚若西谷
  • 孤树
  • 芳踪
  • 重阳木
  • 李椿
  • 南山2020

焦敏双重边缘化下的母亲身份困境——《白牙》中的母亲身份探究焦敏从女性主义关于母亲的理论的角度出发,本文以《白牙》中巴基斯坦裔女性阿尔桑那的母亲体验为中心,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父权定义的为母之道及白人中产阶级的为母之道话语如何边缘化甚至病态化移民母...

浏览全文 阅读(32041)
梭罗与康科德小镇 2023-11-09 08:48

何云燕梭罗与康科德小镇何云燕在整个美国文学界,或许没有一个作家与一个地方的联系比梭罗与康科德更紧密的。康科德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梭罗的文学成长提供了厚重宽松且丰富多元的人文氛围。康科德的自然不仅是梭罗创作的对象也是其灵性得以滋养和不断更新的源泉。梭罗...

浏览全文 阅读(32058)

蒋坚霞细评莎剧《哈姆莱特》中一段独白的四种权威汉译蒋坚霞本文针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中“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这段著名独白的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和方平的四种权威汉译提出批评。四位译者对原文某些词义...

浏览全文 阅读(32141)

胡碧媛孤独灵魂的感性叙事——评罗宾逊新作《莉拉》胡碧媛美国当代杰出女作家玛丽琳·罗宾逊于2014年推出新作《莉拉》,与前两部作品《基列家书》和《家园》构成基列家园三部曲序列。在延续罗宾逊关于孤独与创伤的一贯创作主题的同时,小说融入感性化的元素,构...

浏览全文 阅读(32203)

赵雨稼赵莉华《手绘鼓》中的时空体:印第安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与魅力赵雨稼赵莉华本文拟从时空体的角度解析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Erdrich)的小说《手绘鼓》,探讨手绘鼓背后的象征意义,以此来揭示美印第安历史、文化与传统的永久价值与无穷魅力。《...

浏览全文 阅读(32379)

陈治云没有生,还有写作——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普拉斯及作品《钟形罩》陈治云存在主义哲学扩展了人的经验感知,理性再也无法测度精神的深度,由于它探讨的主题直接与人的存在相关,对20世纪文学作品的影响顺理成章。论文试图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普拉斯及其作品《钟...

浏览全文 阅读(32491)

张秀丽“分层”与“聚合”——论《在另一个国度》的空间叙事张秀丽海明威的短篇《在另一个国度》在叙述结构上呈现出分层与聚合的现象。叙述的分层指向的是孤独、死亡等悲观主题,而聚合指向的是对死亡和无助的抵制。分层的力量随着叙述的推进逐步由显性转为隐性,而...

浏览全文 阅读(32530)

李丹郭宇非彼无我——《亚当夏娃日记》二元叙事的人文关怀李丹郭宇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亚当夏娃日记》是他晚期文学艺术生涯中一篇极富人间温情的感人作品。作者借助了基督教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这人间第一对夫妻的爱情发展全过程。故事的叙述秉...

浏览全文 阅读(32745)

孙凤玲《世界文学史》(第五卷)中对中国文学的一些误读及成因孙凤玲高尔基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世界文学史》(第五卷·下册)中,在关于中国文学以《红楼梦》、《儒林外史》及仓央嘉措的解读中,有诸多创造性解读之处,如对“红色”象征意义的读解、对心理描写的重视...

浏览全文 阅读(32843)

李羚瑞《世界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评《世界文学史》(第六卷·上册)李羚瑞本文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世界文学史》(第六卷·上册)入手,浅谈其编写中的客观与真实原则、注重文学之间联系和新颖的文学史观这三方面特点,以期从中发现对...

浏览全文 阅读(3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