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4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岚若西谷
  • 孤树
  • 芳踪
  • 重阳木
  • 李椿
  • 南山2020

李伟论欧茨小说电影改编的现状与市场潜力李伟美国当代作家欧茨关注现实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作品兼具严肃文学和通俗小说的特点。从1976年以来她已有9部小说被欧美8位导演改编为12部电影上映,她本人也担任多部电影的编剧。从跨媒介叙事理论来看,欧茨小说...

浏览全文 阅读(33571)

胡艳歌伊坦·弗洛姆的爱情悲歌——评《伊坦·弗洛姆》的艺术技巧胡艳歌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著名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运用隐喻和象征,对比和映衬的艺术描写手法,赋予人物悲剧深刻的寓意,弹奏出一曲凄美的爱情悲歌。伊迪斯·华顿《伊坦·弗洛姆》隐喻象征...

浏览全文 阅读(33664)

袁源美国作家笔下城市的演变袁源伴随着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美国作家对城市文明显示出迥异的态度。本文拟通过对这些作家典型文本的概括分析,梳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城市观的演进过程,从而管窥美国知识分子的整体心态及其背后的成因。通过分...

浏览全文 阅读(33633)

吴泽庆疏离与冲突中的孤独者——论W·H·奥登早期诗歌吴泽庆奥登早期诗歌的世界充斥着无法融合的因子,孤独成为其诗歌的重要主题。孤独的形成原因是多元的,或源于身体与思想之间的争斗,或由于自我疏离,或因团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孤独造成了精神与肉体、人与人...

浏览全文 阅读(33652)

徐艳林特拉克尔诗歌中的“蓝色”意象研究徐艳林特拉克尔诗歌中的“蓝色”出现频率之高,令人瞩目。这“蓝色”既是对德国早期浪漫派杰出诗人诺瓦利斯所开创的“蓝花”传统的继承,也是寄托诗人复杂情思的独特艺术手段,因此“蓝色”比诺瓦利斯的“蓝花”有更丰富的内...

浏览全文 阅读(33663)

葛珩盗墓题材网络小说中的地理书写——以《盗墓笔记》为中心的考察葛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文学的繁荣,盗墓题材小说异军突起,逐渐成为网络小说的一大分类。其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为之津津乐道。由于盗墓必须涉及地理的问题,此...

浏览全文 阅读(33667)

刘洁陇山陇关陇头水——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陇头”诗刍议刘洁陇山是矗立于陕、甘交界和宁夏南部的一座高山,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界山,山体呈南北走向,南北长240千米,东西宽40—60千米。《读史方舆纪要》云:“(陇山)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南带汧渭。...

浏览全文 阅读(33730)

王平问汝平生相思,空忆赤阑桥西——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姜夔“合肥情词”解读王平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产生的特定文化基因,特定的地理环境是决定文化基因的关键,自然山水环境与作家的成长及作品的产生存在必然的联系。大抵之于读书人总有一个地理环境是特别的存在,...

浏览全文 阅读(33694)

古远清文学理论世界的多维视角——读《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古远清把学术研究视为自己第二生命的邹建军教授,对学术研究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他早先研究新诗,后来转向外国文学研究,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还有文学地理学研...

浏览全文 阅读(33715)

胡朝霞中国古代文学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读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第二章有感胡朝霞梅新林教授著《中国文学地理学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本厚至1038页、字数达80万的大书,在笔者所见过的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著作中,也许...

浏览全文 阅读(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