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论
《世界文学评论》是由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被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世界文学评论》以每辑50万字的容量,以每辑10个以上的专题栏目,在发表著名学者与批评家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发表国内外中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于创见,受到广大作者与读者的高度肯定与广泛好评,在学术界、批评界与教育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世界文学评论》新的编委会与理事会,分别由国内外著名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文学院或外语学院担任。计
文集访问量: 4456 次
音乐列表
曹卫军重评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曹卫军文学中的地理空间,是中外文学发展过程中早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中国文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按地域采集和分类的“十五国风”;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也包括了从天空(神界)、陆地(希腊和特洛伊)到...
王晖曾小月试论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王晖曾小月出生于经学世家的刘师培,是清末学界公认的学术奇才。他精深的文学造诣与渊博的经史学识使之成为清末声名煊赫的古文经学家与语言文学家。汪春泓于《刘师培文学思想概论》中曾指出,由刘师培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编撰...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中国前提问题——“中国文学地理学著作评介”主持人语邹建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让百年以前开始的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开拓了新...
孙凤玲大风起兮云飞扬——何炳阳诗歌“大风”意象的苦难抒怀孙凤玲作为江夏籍代表诗人之一的何炳阳,长江的浩瀚奔腾不息,龙泉山、八分山、青龙山等山陵地貌特有的风情雅韵,梁子湖的温婉柔媚,深深融入其骨髓血脉,使其承袭了江夏诗人群特有的气质,或如长江一泻千...
王丹张显成敬天格物: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布洛陀造物神话研究——以《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为中心王丹张显成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为核心,关注文学中的“人—地”关系。民族民间文学深植于风土民情土壤,地理因素不仅是民族文化发生和发展的根基,也是民间文学内容的...
胡媛陆文夫小说的地理抒写与美学研究胡媛陆文夫的文学世界以苏州的地理环境为基础,以文本塑造不同的地理意象,呈现小说的表意方式,构成了文本的意义,并建构了小说独特的地理空间,形成小说的叙事形态,由此彰显了人文地理文化意识下文本的美学意境。笔者通过陆文...
李志艳缘地诗学: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黄佩华小说创作研究李志艳文学地理学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从文学地理学来研究黄佩华小说创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以本文立足于此,全面透析黄佩华小说创作之审美经验、审美信息、叙事话语和美学视镜,不仅能以黄佩华...
雷雪峰《长征演义》作者周承水先生访谈录雷雪峰三年前,湖北人民出版社编审易学金先生介绍我认识了《长征演义》一书作者周承水先生。周承水先生将他的《长征演义》书稿委托我出版。拿到这部百万字的书稿,我内心很沉重。这样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和一位名不见经...
仇云龙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现状探微——基于十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的研究仇云龙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莎剧”表演呈蓬勃发展之势。“莎剧”表演已在大部分省份的高校中普及,但就普及程度和表演水平而言,经济欠发达省份较经济发达省份中的高校还有...
张茜宋焱传承与坚守:中国艺术精神的脉络——评孙琪《中国艺术精神:话题的提出及其转换》张茜宋焱《中国艺术精神:话题的提出及其转换》一书在文化实践和学术空白的呼喊下圆满付梓;通过三代新儒和中西交汇的融通,中国艺术精神的脉络与走向清晰展现;作品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