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3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梦乡醉哉
  • 落魄者
  • 林沐风
  • 牧雪吹箫
  • 沂河渔翁
  • 混沌虚空

张宏国文学作品中白谎文本的解读张宏国巴尔扎克曾说过:“文学是庄严的谎言。”谎言是文学作品中情节铺展和人物刻画的重要手段。白谎是一种善意的谎言。白谎文本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可短可长,可段落可篇章,可言语作品可非言语作品。本文选用三组文学作品分别对...

浏览全文 阅读(31630)

赵国泰起看大河又滔滔——写在殷公增涛遗著《心涛哲浪》出版之际赵国泰小序“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此系毛诗巅峰之笔,缘何征引于兹?悲夫!盖本岁七月十五日傍晚,天本晴好,忽接雷电:雷则雷雪峰先生,系余供职之武汉“中图”老总也;电则夜来电话,不啻睛空霹...

浏览全文 阅读(31571)

管先恒《红楼梦》及译本欣赏与当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输入管先恒《红楼梦》成书二百余年,是一部公认的具有高度民族文化底蕴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本文研究并揭示了《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在诸多方面凸显出的跨文化交流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论文试图运用李克特量表设...

浏览全文 阅读(31643)

姚咏从大学生素质教育视角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姚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同于一般的校园青春爱情小说,它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普通大学生的青春经历。小说中的很多情节正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缩影,让人感同身受。小说中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职业规...

浏览全文 阅读(31571)

张祖群陈忠实与《白鹿原》的文化原型张祖群《白鹿原》在文学地理中具有突出地位。从人物角色来看,小说塑造的好族长和好长工、好先生,乃至“好”土匪,具有去脸谱化的功能。最后讨论认为:①小娥是受害者、牺牲品、反抗者与复仇者兼具的复杂角色,蛾之死隐喻着对传...

浏览全文 阅读(31555)

刘惠臻坚守或者对抗——读《徐群诗选》刘惠臻诗在本质上是一种发现,诗人就是发现者。从生活中发现什么,取决于诗人的关心或趣味。徐群对社会的关怀和文人自觉的使命感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充溢着忧愤之情,给人以冷热胶着、爱恨交织之感。作为乡村...

浏览全文 阅读(31527)

古远清颜元叔: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古远清颜元叔在台湾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居第一流兼领潮流的地位,没有他开创一代新风的批评的推动,战后台湾文学理论的步伐就要减慢许多。当年他以其锐气十足的狂飙笔锋及雄姿英态,创办了后来成为当代文坛重镇的《中外文学》。他...

浏览全文 阅读(31522)

叶荭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解读叶荭“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微言大义、一字褒贬、婉而成章等特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钱钟书和简·奥斯丁小说为例,从“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四个方面比较中西方...

浏览全文 阅读(31434)

黄燕论赛珍珠《大地》中王龙的负疚感黄燕赛珍珠《大地》中主人公王龙自纳妓女荷花为妾后,在发妻阿兰面前常深感愧疚。其负疚感是源于中国封建传统伦理和西方资本主义伦理,以及中国社会新旧伦理的冲突与交融,这使王龙的形象更加富于多面性与人性的深度。作者赛珍珠...

浏览全文 阅读(31401)

邵凌品味电影《笔下求生》的戏剧人生邵凌本文聚焦电影《笔下求生》,认为影片延续了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学、思想界有识之士对机器与人类发展这个重要议题的关照与思考,提出了机器文明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的专属议题,表现方式独具特色。这反映了当前以计算机、互联网...

浏览全文 阅读(3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