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一1979年的高考,还在中国青年读书的非常特殊时期。粉碎“四人帮”未久,整个国度人心思变,从一个“读书无用”的阶段挣脱过来,读书进修,成了一代知识青年强烈追逐的理想。由于十数年未招生,社会上积压了大量的,“狂热”希望得到进大学机会的青年。“七七”“七…[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辉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先生最初发表作品时,用的是本名黄永裕。有人对他说:“‘永裕不过是小康富裕的意思,适合一个布店老板,应改成‘永玉,它代表永远光泽明透。”于是,黄永玉这个名字被保留了下来。给他建议的这个人,是他的表叔、著名作家沈从文。黄永玉10岁时,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这些年,我写了不少关于梁漱溟先生的文章,也在出版社工作时编辑过他的著作《忆往谈旧录》。这个过程中,渐渐地便与梁培宽先生熟悉了起来,不时地向他请教,并从他的言谈中对梁漱溟先生有了另一层面的理解。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数十年来,梁培宽先生一直持续不断地认真整理他父…[浏览全文][赞一下]
整理者言: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宋庆龄英文秘书、83岁的张珏的情景。1996年岁末的一个傍晚,我慕名找到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老宅,黑色篱笆墙围着偌大一个院子,爬山虎从墙里爬出,两棵香樟树和一棵百年玉兰也高出墙头。推开绿色铁门进去,院里只有一座淡黄色屋墙的西式花园…[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立1949年l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将军度过了55周岁生日,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吴石与妻子商议,到台北照相馆合影留念。这些照片成为他与家人在一起的最后影像。在照片中,仅吴石和夫人、小儿子3人,明显不是全家福。或…[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永常中国近代史的两颗巨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与翦伯赞之间的交往,始于1926年冬,当时他们同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8年12月翦伯赞去世,他们之间的友谊长达40余年,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洗礼,经受了历次极“左”运动的考验,共同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强山曾国藩对左宗棠有举荐提携之恩,然而在曾、左都功成名遂、位重势隆之际双方却突然失和而断交。一般论者都把失和之因归于双方负气之举,不过笔者认为背后或有隐情,甚至不排除曾、左在演一幕双簧,只是目前尚无直接证据,但仍有迹可循。一考察曾、左交往史,双方有两次失…[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晓巧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镇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随着城镇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增多、经济繁荣,房价也大幅度增高。一些得势权贵和豪门富户广置房产用于自住或出租,而普通百姓乃至清廉自守的官员却买不起像样的房子,尽管宋代官员的俸禄在历史上绝不算低。宋代初期,政府不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江华1898年9月21日,慈禧重新训政——这意味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后,开始对戊戌党人进行整肃。因为清末革新思潮的风起云涌,在这场整肃中,除了英勇就义的“戊戌六君子”,清廷很多官员受到牵连。晚清“中兴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受到了慈禧的当面质…[浏览全文][赞一下]
郝在今1938年,两个“特训班”在陕西同期秘密开业:陕南汉中郊外陈家营子,一个大宅院门口站着持枪卫兵;陕北延安郊外七里铺,山沟里来了一伙青年人……不约而同,国共两党都在秘密举办特别训练班,培训情报侦察人员。而且,两个特训班的学员都是知识青年。特务,常常选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品墨编著朝堂百态管理百姓如牧羊汉武帝认为卜式是个人才,想让他入朝做官。但卜式却非常有个性,说“我的爱好是耕田牧羊,对做官不感兴趣”,给拒绝了。汉武帝低声下气地说:“你看,我的上林苑中有一群羊,你去管理它们正合适。”卜式这才接受中郎官职,身着布衣、脚穿草鞋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莫晓在2018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个历史细节,格外引人注意:“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而此前的2月6日,他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也曾提到过“五一口号”,并宣布将组织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不到一个月的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早在1930年,上海光华大学附中就设有驾校,该校学生课余学习开车,每天下午练习一小时,一个月后参加学校内部举行的驾驶测验,通过后可以领到一个“驾驶徽章”。凭该徽章参加正式的驾照考试,可以得到加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汽车数量迅速增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再说驾照考试。北京的驾照考试包括两大部分,先是口试,再是“实地考验”。口试相当于现在驾照考试的“科目一”,主要考汽车构造和驾驶规则,只是我们今天全是电脑答题,而民国时的北京却是口头答题——考官发问,考生回答,答得好,让你通过,答得不好,下回再考。实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现在的驾照是考出来的,在民国领驾照需不需要经过考试呢?同样需要。只是民国时代四分五裂,政令不一,自始至终没有搞过统一的驾照考试。以上海为例,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这座城市有三個衙门可以颁发驾照:一、公共租界工部局,二、法租界工部局,三、上海市政府公安…[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1928年,北平市政府出台《交通守则》:“若须在北平市内驾驶汽车,须持有驾驶执照,无执照者罚银十元,已领执照而驾车时不携带者罚银四元。”没有驾照就上路,罚你10块大洋;有驾照却不带驾照,罰你4块大洋。1932年,汉口市政府出台《市街交通管理规则》:“…[浏览全文][赞一下]
前几天,与朋友在台中一家店吃了一球芒果冰淇淋,顿时心中闪过许多念头,其中一项是,台湾本土的食材,委实有可为!说到台式口味冰淇淋,早就有经典款的芋头冰淇淋,不在话下,然最厉害的,是桂圆冰淇淋。干的桂圆肉,做在冰淇淋里,既有些滋补意味,又携着一袭陈旧的甘甜,真…[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乐胃或写作“小乐味”,但是上海话“味”读mi,所以还是写成“小乐胃”,虽然有点勉强,也许有更准确的写法,须请教老上海。小雨连阴,在自己家里,一小砂锅腌笃鲜,一盘雪里蕻炒冬笋肉丝,一盘皮蛋拌豆腐(这个菜只有上海有),一碟油汆果肉,吃一斤老酒,小乐胃!但我所…[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年砍柴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一般的对象为四者:帝王、圣贤、长官、长辈。商周时期,民尚质朴,避讳的规矩还没有那么多,到了后来,避讳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礼记·曲礼上》所言“诗书不讳,临文不讳”…[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与一位久未见面的高中老同学通电话,谈及读书。他问:“你想必是经常读书的吧!所以才能写出那么多文章。我的父亲生前是教师,就是爱读书。不过我看他读了一辈子书,好像也没有读出什么名堂来。”听了这话,我立即向他说了一番道理。放下电话,想到以前也有人向我提过类似的…[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