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西方权威机构曾排列过对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荷马史诗》被列为这排行榜的顶峰。《荷马史诗》是神的战争,前者《伊利亚特》,讲了诸神的出征;后者《奥德赛》,则铺就了回归的路程。不知为何,读罢吉狄马加发表在2022年《十月》4期上的长诗《应许之地》,神灵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解释篇》中指出,“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这里所说的“口语”,指的就是一种诗意的实验性文体。2022年《十月》第4期刊发的吉狄马加长诗《应许之地》,用诗性的符号构建了传统理念和后现代工业文明相融相生的主旨意涵。纵观吉…[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我遥望》一诗写于1981年,是诗人曾卓的晚期作品。曾卓少时即有文名,1940年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大街[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这是一条长长的寂静的街道。我在黑暗中行走,跌跤,爬起来,踏着干枯的落叶和沉默的石子,深一脚,浅一脚。我身后也有谁将它们践踏:我停,他也停,我跑,他也跑。当我转过脸,无人静悄悄。一片漆黑,没有出路,我在街口转来转去总是又回到原处…[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亚伟的组诗《河西走廊抒情》已经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生涯的代表性作品,这似乎可以成为一种事实被我们所体认。这组诗已经在不间断地阅读与批评中显露出了一些经典化面相,比如宏阔的历史视野、鲜明的独创气质以及大胆的诗学探索等,都是为人所称道的。诗人在这组诗中艺术处理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亚伟《河西走廊抒情》是我近些年唯一满意的一部作品。从2005年开始写,到2011年才写完诗歌正文部分。2005年写出前六首后,技术上遇到了困难,尤其是第五、六首,写出来后觉得这二首内容上太匆忙,应该在更后面出现,也即,那会儿我实际上只完成了前四首。总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六首雪花从水星上缓缓飘向欧亚大陆交界处,西伯利亚打开了世界最宽大的后院。王大和王三在命里往北疾走,一直往北,就能走进祖先的队列里,就能修改时间,就能回到邂逅之前。历史正等着我,我沉浸在人生的酒劲中,我有时就是王大,要骑马去甘州城里做可汗。风儿急促,风儿往…[浏览全文][赞一下]
诗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心灵的问题,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语言的问题。诗歌的语言有着双重的印证和表征作用。一方面,印证和表征著诗歌的形态;另一方面,印证和表征着人的历史存在乃至本体存在的位置。每一个时代的诗歌呈现都彰明着这两个维度的事实。因此,我们就从这一视…[浏览全文][赞一下]
【巴西】曼努埃尔·班德拉沮丧我像哭泣者一样写诗为沮丧,为失望……请合上我的书,若你暂时没有任何理由哀叹。我的诗句是血。是火热的狂荡……凌乱的悲伤……徒劳的悔过……它在我的血管里发疼。苦涩而滚烫,从心口,一滴一滴滚落。在这些嘶哑痛苦的诗句中生命就这样从双唇流…[浏览全文][赞一下]
2020年,第十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晓,藏族诗人扎西才让的诗歌集《桑多镇》获此殊荣,展现出新世纪以来甘肃诗歌中独特的“桑多”地域文化。扎西才让以诗歌的形式书写着桑多小镇的历史变迁和乡土风情,展现着桑多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存哲学,思索着桑多世界中的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在担任某杂志诗歌编辑期间,有幸读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乡土诗歌。从技术层面来讲,不乏优秀之作,但是作品中显现出来的滥情和同质化却呈现了一个时代乡土诗歌的症候。当代乡土诗写作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打工诗人”。他们是随着打工潮进入城市的一个文学群体,来自广大的农…[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知道洪烛这个名字是在大学读书期间还是毕业以后呢,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他的名字在我心里有了确切的印象,大约是因为一本出版于1988年的《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这本诗选里收了我们两人各自的作品,算是比较突出的。后来我便经常在报刊上见到他的名字,读到他的作品…[浏览全文][赞一下]
轻叩霜路道宽敞,小车往来,卷起的尘烟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在尘世相遇乡下除了健在双亲就是几个为数不多的朋友我不能说自己是幸运者——一个赶海之人夜深后,捞岀的酸楚不轻易喊岀递过一支烟,人到中年,可以看岀他的烟量并没有减多少囤积的白发,犹如二十前粮站改制后落下的雪。…[浏览全文][赞一下]
谷禾在老城下、埋著汴梁另一个东京也完好如初街道和房屋,被泥沙淤积了黑暗中的骨头不再回到阳光下它们盘桓的地层,既非地狱也非天堂,悬在头顶的黄河已近于断流,浅水穿过呼吸在我们的脚下,更多的人身着前朝衣裳,住在不同房子里我看见一架巨大木梯竖起来像钢琴演奏海啸,死…[浏览全文][赞一下]
荣荣那急急跑向我的是命運残剩的那份好意么?仿佛补偿他多年的怠慢,这个张狂之人,是否想给我一个猝不及防的熊抱?接下来有没有几杯酒的恣意或轻慢?有没有一个夜晚的急切或窘迫?那一刻,落日拟人,他向我奔跑,高耸的肩胛满是柔光的碎屑。那一刻,我陪跑的孤寂也在闪耀。—…[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个人最终走向何方,如何走,走多远,由这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追求决定,而不是上天赐予的人人都有的一双腿脚。这个浅显道理,移过来观照我们的诗歌创作也有效。诗人华清,与文学评论家张清华先生,同为一人。他的诗歌创作始于1980年代中期。览读他的诗集《镜中记》中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黑池坝笔记》是陈先发数十年来专注诗歌创作之余,深入生活,并对古典文学、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美学、东西方诗歌理论等诸多领域潜心研究与反刍,围绕诗与存在最基本问题展开追问的随笔辑录。其文思深邃凝重,运笔飘逸空灵,无常形无定法,集中呈现出陈先发独有的思想和语…[浏览全文][赞一下]
上校痖弦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自火焰中诞生在荞麦田里他们遇到最大的会战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他曾经听到过历史和笑什么是不朽呢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而在妻的縫纫机的零星战斗下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便是太阳不知为何,读到痖弦的这首《上校》时,我脑子里却忽…[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种本领[美]伊丽莎白·毕肖普要学会失去的本领并不难;许多事物似乎都充满被失去的意图,失去对于它们并不是灾祸。每天失去一些东西。接受失去门钥和糟蹋掉一个小时带来的波动。要学会失去的本领并不难。然后练习失去得更多、更快:场所,还有名字,还有你打算去的地方。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看着某些东西静静出神,比如墙角的一棵小草,路边被遗弃的饮料瓶,晾衣绳上孤零零的夹子,甚至是阳光下飘荡的尘埃,并对时间的流逝无比敏感。每到太阳落山、盛夏转凉,心情就不由得悲伤。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心惊,让我开始思索变化产生的原因。很…[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