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73943
    2023-11-09
  • 1982年,开始现代诗写作。1984年1月,与万夏、胡冬、马松、胡玉、二毛、梁乐、蔡利华等发起“莽汉主义”写作,旨在挑衅中国诗歌界传统老套的诗歌观念。同年,创作完成《我是中国》《硬汉们》《中文系》《毕业分配》《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等作品。1985年,创作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007
    2023-11-09
  • 李亚伟的诗歌创作始于1980年代,1984年他与万夏、胡冬等人创立“莽汉”诗歌流派,这是“第三代诗”写作中极富代表性、并且非常先锋的一个流派。李亚伟在《英雄与泼皮》中这样定义“莽汉主义”,看重“无法无天、好酒好色的刺鼻味儿和骨子里的幽默态度”,并认为看起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049
    2023-11-09
  • 中文系中文系是一条撒满钩饵的大河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有时,一个树桩船的老太婆来到河埠头——鲁迅的洗手处搅起些早已沉滞的肥皂泡让孩子们吃下。一个老头在讲桌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085
    2023-11-09
  • 敲下或勾勒出最后的标点,也可能是空白;一部分人还会选择另起一行,附上诸如时间、地点此类的索引,也许一首诗便完成了。让我们伸个懒腰、点支烟,或是快速爬上床,重拾夜晚的重要属性——睡眠,这些动作是否可以被视为对完成一首诗的小小庆贺?我认为这样的完成永远是个伪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169
    2023-11-09
  • 对于Z世代,即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来说,人人都是斜杠青年,人人都可网络兼职。根据讯飞AI营销云的最新数据,Z世代兼职关注比例高达43.2,兼职写手入选Z世代TOP5兼职职业。在以小红书、抖音、知乎等为主要阵地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Z世代的意见领袖们以“月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334
    2023-11-09
  • 小红书、抖音和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近年来入驻了不少年轻诗歌作者。他们在这些平台上不断晒出自己取得的丰厚成果,如获得的稿费、奖金以及大赛中的名次;也在平台上教授诗歌写作的手法,进行创作经验的分享,讲解增加征文投稿入选率、获奖率的方法。在那些平台的页面上往往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487
    2023-11-09
  • 美国圣约翰大学“诗歌工作坊”的主持人西蒙娜·布拉特(Dr.SimonaBlat)教授每每在与学生电邮往来的过程中,都会充满热情与敬意地称呼对方为“诗人”,不论这位学生来自哪个专业,也不论该生之前是否有创作经历。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唤醒教育,让每位学生成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815
    2023-11-09
  • 访者:星星诗刊杂志社编辑李斌受访者:孙苜蓿李斌:苜蓿是你的笔名吧?谈谈和这个名字有关的一些事情吧。比如这个名字的意义,它的来历。孙苜蓿:孙苜蓿是笔名。在我的家乡,这种草很常见,长在田埂上。在刚刚接触诗歌的时候,取了这个名字也是信手拈来,没想过赋予特别的意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801
    2023-11-09
  • 吕进守住诗的门槛:守常求变不少诗歌读者埋怨,现在的一些诗已经不像诗了。这个诗歌现象的确存在,值得关注。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文学王冠上的一颗珍珠.中国优秀的非诗文学作品无一不具有诗魂,“像诗一样”,这是一切非诗文学作品所能得到的最高赞赏。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809
    2023-11-09
  • 古典诗歌中,月亮寄予了厚重的怀念,比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等。诗中月亮从本喻合一转变为自然本体,其间经历了很大变化。现代诗的特征之一是反叛,其中包括对月亮形象的重构。新诗中的月亮,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5192
    2023-11-09
  • 鲁迟推荐人:慧兰推荐语:山是一位稳重的智者,落叶是它闪过的每一个成熟的念想。意象“山”与“我”互为喻体。山本不动,因有鸟替之传声、飞翔,山又是动的。一句“它揽不到云,我替它揽”,暗喻“我”比山更高!末节虚实结合,用“眸的锋芒”暗喻人的洞悉与智慧,且与首节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4112
    2023-11-09
  • 推荐人:于小尘推荐语:何桂艳的这首诗充满了生命反馈给哲学的思考,并贯穿着很深的悲悯情怀和内敛的责任,这是诗人的信仰。诗人似乎对泥土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亲人、谷子、田野、风,都充满泥土的味觉,呈现的方向是螺旋的,有时飘得很高,可以扛起整个辽西的傍晚,有时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3440
    2023-11-09
  • 推荐人:郭旭升推荐语:池渊树的这首诗很克制,将语言蛰伏在狭小的叙述中,却呈现出“针眼大的孔穿过斗大的风”的效果。从一枚纽扣到岁月、星辰,看似平凡的事物实际上是“一只饕餮巨獸”。评论诗歌单纯去揣摩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已经太过苍白,而是跟随作者营造的梦一同共振,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2659
    2023-11-09
  • 推荐人:廖令鹏推荐语:在樊子的这首诗中,诗人用强烈的色彩和意象与物象进行对比,深沉地转折,看似“我知道”的肯定句式,却呈现出怀疑与诘问的意味,让诗歌顿时变重为轻、变慢为快,变厚为薄,变钝为利,在诗人有骨力的抒情以及悖论性的张力冲突的语言方式中,诗歌处在轻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1813
    2023-11-09
  • 陈一默推荐人:雨落荷塘推荐语:雪迹,无疑是雪的痕迹。那么诗人是如何展开这其中的颜值呢?选取的视觉和手法都无不例外地考验着一首诗的成色。“原野的榫卯”“尖尖的犄角”“春天的笋子们受孕”“我想要为它们加一瓢热水,我想让尖叫从掘地三尺的地方冒出来”,这些尖锐又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1204
    2023-11-09
  • 李林推荐人:陳素凡推荐语:在山城中生长,诗人以河流为母,青山喻父。在诗中,父亲的形象就是我的高山,一朵黑云,怎么就压垮了一座山,是敬畏,是爱,是目睹生养“我”的天地山河之间的厮杀,让“我”的心在一场暴风雨中“紧紧颤抖”。孩子看着“病榻上的父亲”,读者看着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70343
    2023-11-09
  • 进入信息时代,随着元宇宙的扩展愿望不断增强,精神世界也在努力挣脱机械的势力与盘踞。在这个节骨眼上,诗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也就是有着一种很强烈的梳理社会、支配自然与修正时代的雄心,李建军的诗集《拯救村庄》就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愿望。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69294
    2023-11-09
  • 夏汉布罗茨基关于“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揭示了诗与诗人的隐秘关联性,即诗与诗人是互相寻找的。在子非花的文学世界里,我有幸窥视了这份惊喜。他大学期间沉迷于诗歌,写下不少充满激情的诗篇;毕业后辞职经商,中断写作二十多年后,诗这匹黑马又找上门来,且一发而不可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68440
    2023-11-09
  • 李卫国路也的诗集《大雪封门》,主要收录了她近两年来的诗作。共分三辑,第一辑“南部山区”下收73首,第二辑“东流去”含40首,第三辑“大雪封门”中录有4首长诗,总计117首,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在新常态、新困境下的生命体验和存在之思。路也选用大雪意象,以其笼覆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67310
    2023-11-09
  • 江兮源冉冉的诗集《望地书》于2021年12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国内诗歌界的关注。然而从现有的评析文字看,尚未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重视和读解。本文拟通过对该诗集部分篇什的读解,探究其隐涵的精神与文化意义的重要性,以及审美体验与美学价值的特殊性及经验与…[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推荐作品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