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坤《物》这首小诗,看似写物,实则写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生如聚物之乐,收缩着自己的/空间,以便腾出地方给那些无用之物”,这是朵渔式的冷静洞察与思考。人极尽毕生之力去占有空间,用大大小小的物填充它,然后再试图去占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物。表面上看,这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朵渔忘记了在哪里读到的荣格的这段话:“你知道地狱里的魔鬼是怎样折磨灵魂的吗?”“我不知道。”“他让它们期待着。”出自荣格的《尤利西斯:一段独白》。这段话让我大吃一惊。很多期待无非是欲望,无非是无明。在此之前,我刚写了《物》《椅子与风》等作品。我认识的一位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朵渔物这老人的居室,已被各种陈年旧物塞满,似乎再活上几年,就没了他的立锥之地。年轻时购买的小房子梦想着以后换大的,却再没机会必须计划着使用,生活是个无奈的加法每年都会增加一些物件,无用,但快乐这里一堆旧书信,那里是旅游纪念品旧家具,破衣物,都舍不得扔掉,但…[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勇在21世纪的年轮即将转过20年的轨迹之时,中国新诗也已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百年辉煌同时伴随着百年争议,百年之后再出发,中国新诗成绩如何、路在何方?这恐怕是诗人们和一切爱诗之人共同关心的问题。直面这些问题,努力寻求解答,是我们应当担负的责任。对于21世纪…[浏览全文][赞一下]
[波兰]辛波斯卡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啦。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后一行——对我都是一样的困难,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理当谈诗。我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事实上,比任何话题都少。每次谈及,…[浏览全文][赞一下]
干天全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中国新诗随着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的巨大变化而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的诗歌潮流也随着消长起伏。但川大的校园诗歌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各个时期都不乏喜欢读诗写诗的师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新诗潮的兴起,越…[浏览全文][赞一下]
阿贝尔冬天冬天有绵长、飘扬的东西。像酒,但不是酒。与酒有关。像女人,但不是女人。与女人有关。冬天里的人恰恰没有睡眠,而是睁大眼睛醒着。不是因为寒冷,不是因为身体被包裹,不是因为悠闲,是因为灵魂的过。自由与迷醉。渴望与冒险。凯尔泰斯在我的感觉中,凯尔泰斯·伊…[浏览全文][赞一下]
诗是诗人的个人心灵史,是对不断出现的万事万物诗意的证明和澄清,是现实的照耀和时代的后视镜。诗是诗人自救的稻草,是一个人夜晚的那一线光亮,她不断救赎我们并不高贵的灵魂。她分析底色的能力和揭露真相的无畏,让人类时常羞愧。敬畏诗歌,她有神性,我从来不敢懈怠。想写…[浏览全文][赞一下]
傅天琳1980年,我离开劳动了19年的缙云山农场,到了北碚文化馆。果园诗歌暂告一段落,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让我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有点手足无措,因为我还没有从万事万物中捕捉新的诗意的能力,去了大海,看见浪花却仅仅是浪花。是孩子挽救了我的诗歌!那年冬天我在市里开文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崔坤龙西昌之西生一盆火招四方来客烧满堂红猪啊牛啊羊啊鸡啊鸭啊鹅啊肝肠寸断肝胆相照猛火爆油明火滋味文火焙香或焦黄或脆香或绵长喝一大碗酒我己经牵肠挂肚了推荐语《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有笨写有巧说,有实叙有戏谑,重要的是,作者用诗中看不见的飞地,播种了怜惜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或木红或槐黄,布下迷局的人随手擦亮春天的铜镜。我不去猜想芷兰青翠之后,怎样拒绝枯萎所有词语都已皈依,拒绝淹没于夜色时光不断调和,原谅薄凉的刀以及肝肠寸断的捶打月光铺垫,一座焉支山陷入马蹄春泥践踏的蝴蝶纷纷穿过流年推荐语《颜料》是女诗人飘絮《木版画(组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写下一个个名字或厚实,或清澈,或醇香有一个叫我时总拖着长长的尾音更多有温度的,像绿叶聚成伞而从小相伴的那些,成为一棵树粗壮的枝干我写一划,就爱一遍写一个,就爱一个这些可爱的人啊还没让我懂得距离和遥远而我终要离开我害怕此刻一停笔,就有变数就有叶子,落在水面推…[浏览全文][赞一下]
乐冰从墓地回来有一个声音在耳畔回响放下肉体它只不过是脚下的尘土和泥浆人世间纠缠最多的是俗事和飘浮的理想我们被虚妄的光,一圈一圈地笼罩磨损,又一点点失去力量岁月的台阶总是向下心中没有宽恕和敬畏的人最后,只能以黯哑的声音在垂暮中把肉体耗尽推荐语《从墓地回来》写…[浏览全文][赞一下]
邓德舜在书房里听,秋雨滴滴答答敲着窗外的顶棚,像空中失落的文字,敲着浮世泡一杯清茶看叶子慢慢深潜井底静下心来雨滴就穿透现实的微妙,觉悟想起谁说过,往事是毒剂也是良药虔心领受这张敲打出来的处方任先生把我定格在书屋不挣扎,不彷徨,也不抒发而是静静地阅读偏方那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的头顶,风起云涌雾气苍茫,放弃不了的隐痛成水落下来,使无边的冷银白我的眼睛高过风景,低过霜总在想,环绕的虚无會不会是,自己的余生埋在永恒的时间里,我不敢喊痛只愿归去,变成一个干净朴素的词句不要寻找,我的下落因为在阳光花开之前,命运有了归途如同岩石里种下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霜降之后,西江的鱼放下欲望衔着一枚枚云,隐居抛弃那些高尚的大词谦让水草、沙石不与燕雀探讨飞翔群山吹来的风,凛烈他们不紧不慢从银色的诱饵旁漫过和着大海的潮汐率性而游月光照著他们的水面发着刀子般的光芒推荐语“理想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理论或实践,认为想象比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晓霞龙小龙的诗以细腻的笔触,充满乐感的流畅语言,丰富的意象,将祖国壮丽河山与四季美景如画卷般铺展开来。娓娓的倾诉,诗意的长短句,如《春之圆舞曲》般流泻而出……在他的《城中的草原》一诗中,作者一起笔便写道:“蓝天上放牧的马群和牛羊。其实,它们是这片美丽的草…[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恩鹏在诗人清水不多的散文诗作品里,我还是喜欢她的《彼岸的水声》。因此,我首先就从这组作品谈起。这组作品是一个长章。长章难写,也易流于拖沓。她在写作的第一时间曾给我看过。就这个长章来说,诗文本所注入的思理是清澈的,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受,也有庄…[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琳我历来对书写自然类的散文诗特别关注,因为我的大部分时间把自己交给了山山水水。当雁歌的散文诗集抵达重庆时,歌乐山的森林之手正好把暖阳向我居住的金悦城方向铺陈。我捧着的书里130篇作品,就是散落在我身旁的130朵花,每一朵都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每一朵都活在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航孙善文是一个栖居在现代都市里的诗者。他的《行走的村》,“理想”在16首诗(组章算1首)中出现过23次,“梦想”在12首诗中出现过19次,故乡(不含同义词故土、家乡、老家、故园、乡间、乡村等)在11首诗里出现过41次。上面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诗人身…[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