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252
  • 张福宇 黄丹蕾 张 桃

      ?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张福宇 黄丹蕾 张 桃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印迹、记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奋斗史的青铜器,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体说,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经历了初步发展、鼎盛、繁荣、变革、走向衰落和作伪的漫长过程。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东汉时期军事长官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马踏飞燕的铸造技术为雕砂模铸造或失蜡法铸造。此外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常用铸造方法还有泥范铸造。这三种方法工艺过程不同,却都是青铜器铸造史上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中国 古代 青铜器 发展

    一、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早期人类社会将自然界的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理解为神灵对人类的惩罚。为了寻求庇护,人类将兽首人身或兽身人首的纹饰刻画在青铜器上来辟邪。青铜器也就应运而生。

      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以及一并发现的铸造遗址,显示出当时青铜礼器已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陶质块范铸造技术已经达到熟练水平,具有兽面特征的纹饰和绿松石镶嵌工艺以形成。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出当时的中国已步入文明社会。

      商代青铜器可分为前后两大期:殷商前期和殷商后期。商代早期和中期,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的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商后期的青铜器是以安阳殷墟出土的为代表。商代的青铜冶铸业,完全由商王室和奴隶主贵族所控制。

      西周时代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青铜器铸造业比商代更为兴旺发达,这时候的青铜器不但数量比商代多,而且在铸造业上的许多方面达到更高水平。从青铜器本身的特点上来看,西周初期多承袭商代后期特征,而中、后期则更多体现出了本时代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

      秦代对冶铸业很重视,铸铜术发展水平很高。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兵马俑和青铜制实用器。

      两汉时代铁制农具、工具、武器逐渐代替了同类的青铜制品。漆器与瓷器的发展,也逐步取代了青铜器,故两汉时代的青铜器与商周青铜器相比,大大逊色了。

      隋唐时期铜镜普遍厚重,洁白光亮,锡、铅的成分增加。两宋时代的铜制品,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大晟编钟和宣和三年尊。元代铜器种类主要有:鼎、簠、盘、罐、碗、盆等。但所见最多的是铜权。明代的铜制品种类也较多,讲究的还常表现出鎏金、嵌镶等金属细工的特点。清代铜器中的铜薰炉使用器较多,样式也是丰富多彩,制作精美,器外表常鎏金,有的还镶嵌宝石和水晶。

    二、以东汉雷台马踏飞燕为例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与研究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一)雕砂模铸造

      砂模铸造是应用广泛的铸造形式。铸造过程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模型,然后在模样周末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在铸模制作过程中,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金属的孔和排气孔,合成浇注系统。为了在浇铸金属之前取出模型,铸模应做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

      (二)失蜡法铸造

      失蜡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失蜡铸造技术的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用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现代,失蜡法仍用于铸造金属铸件,称熔模铸造。

      (三)泥范铸造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在商代晚期进入了鼎盛繁荣时期,大多采用泥范法。到春秋战国时期,便采用了单元纹饰印模分型范拼兑技术。泥范铸造的工艺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三、结语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历经了萌芽、发展、繁荣、变革、衰落、作伪等若干阶段。青铜器的衰落是历史进程的必然性,青铜文明是中华文明耀眼的一环。青铜器马踏飞燕的铸造技术可能为雕砂模铸造或失蜡法铸造。这两种方法和泥范铸造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的几千年青铜文明历久弥新,其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将启迪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图1 泥范铸造的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1]杜乃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2]杜乃松.先秦两汉青铜铸造工艺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3).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资助”

      本文标题: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962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