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608
  • 陶 沙 安尚勇 李金英

      ?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

      陶 沙 安尚勇 李金英

      【摘 要】对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翻译是让中国对世界进行了解的桥梁,能够让中国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为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除了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之外,还有必要在中国的软实力方面努力,尤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自身传承的基础上需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此,作为我国英语教学的载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该思考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 英语翻译 传统文化 缺失

      目前,我国大学翻译教学较大程度上带有功利主义性质,翻译教学的目的很多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学生获取翻译资格的途径,注重对国外文化的英译汉,少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许多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上存在较弱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或者学生对中国自身的文化不了解,本文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作出了分析,并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一、大学翻译教学为何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这是推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要。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英语连接各国文化经济交流的作用日益突出,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要从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考虑,在我国经济科技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注重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而且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正面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学习者传统文化意识,获取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孔子学院”的不断发展正好说明传统文化受到广泛重视,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之一的当代大学生更理应肩负责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做好中外文化传译的学习任务。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很多都流于形式,英语翻译也仅仅是考察语法的掌握和单词的记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能够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教与学之间有共同探讨的话题,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对学生今后从事翻译行业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大学翻译教学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造成我国大学翻译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人为因素和教材因素。众多教师为迎合学校培养目标,对英语的教学过于注重成绩和分数,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以能过四、六级为学习目标,而英语专业学生又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语法掌握和词汇积累,英语的翻译也大多从这两方面入手。并且,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缺乏了解,比如对于儒家文化的“仁”的翻译,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翻译成“benevolence”、“forgiveness”、“righteousness”等等。但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应该是哪一个呢,许多学生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其次,从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内容来看,重点是翻译技巧的讲解、中英互译的比较、西方传统文化的讲解和商务函件写作的知识等,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专业性的介绍,比如介绍西方的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的内容较多,却较少有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等。这种重视目的语文化而轻视母语传统文化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也不利于今后在翻译工作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大学教学大纲改革

      大学教学大纲改革要重新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注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记住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专业用语,并在日常的交流中成功实现中英互译,自如地表述中国本土文化。这样学生既能通过英语的学习了解国外文化,又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并感受中外文化的异同。

      (二)翻译教材内容加重传统文化的比例

      改变现行翻译教材过多注重国外文化的现状,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比重,可以选取我国的文学著作、传统节日、成语歇后语等作为素材,让学生在英语翻译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内容的编选一定要考虑传统文化所对应英语词汇的准确性,并对某些专用语进行英语解释。比如中国清明节,根据其内在含义可以翻译为“Tomb-sweeping Day”, 对于不了解的西方和欧美人来说,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对其内在意义进行英文的解释。

    四、结语

    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教师与学生必须重视本土文化的学习,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结合,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章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J].科教导刊,2010.

      [2]王曦,王珊珊.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课堂,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简介:陶沙(1983-),女,河北邢台人,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典籍英译;安尚勇(1976-),河北邢台人,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李金英(1968-),河北藁城人,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本科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项目号:2014YYJG247)。

      本文标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964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