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漫说趣谈药名联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940
  • ●徐世举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珍奇瑰宝,也是世界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中华大药典》,中药、成药已近万种,品种之多,范围之广是西药望尘莫及的。中医的针灸、按摩、理疗,望、闻、问、切等治疗方法多为西药兼容或借鉴。至于中药、成药的药名,更是丰富多彩,奇名怪目,凡动物、植物、矿物、化合物乃至金、木、水、火、土五行皆可入药。甚至有无草无花不入药之说。仅《本草纲目》就收集药名近二千种。

      至于其药名却是独特。有的直接用本名,如红花、连翘、杏仁、枸杞、虎骨、朱砂等;有的用改造后雅名,如虎鞭(雄虎生殖器)、蛇床子(蛇蜕的皮);有的是对人的尊称,如将军、国老、白头翁、红娘子、使君子、虞美人等;有的则富含哲理或形象:如远志、当归、木贼、生地、防风等;有的直接用人名,如徐长卿、刘寄奴、马勃、杜仲等等。有些药名如刘寄奴、徐长卿、使君子、王不留行、越王余算等,本身就有一段传奇故事。

      至于中成药中的丹、丸、膏、糖、茶、油、精、汤及片、散、剂、帖、露、水、液、酒、蜜等组成的药名达数千种。正因如此,它给文人雅士极大感触,无穷想象,借以抒情写意,其形式生动活泼,其题材广泛丰富,不仅有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生活中婚丧喜庆,衣食住用行,而且用以鞭时挞弊,刺贪讽邪,乃至用于谍报暗语等。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不仅使你得到精神上享受,更增加了不少中药知识。历代文人墨客,常常用药名写诗填词,撰联作曲,近年也多见于有关文献、报刊或网站。已见有燕山高先生著的《中华药名词一百首》问世。笔者收集到有关资料按药名联、药名诗、药名词曲三部分趣说于后。本文乃第一篇:《漫说趣谈药名联》。

      众所周知,对联,这朵文艺园中的奇葩已登大雅之堂,近年来在联家及广大爱好者呼吁督促下,已编进教材,进入考场,步入了对联的春天。作为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衍生体的药名联,起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证(后面将述及),至少不会晚于药名诗词曲太久,宋、元、明以后撰者甚多。当代出版的一些大型对联丛书中都有收辑。其题材比药名诗词曲更广泛,内容更丰富,趣味性也更浓厚。

    药名联故事

    药名联的传奇故事,多来自民间,特选辑以下六个故事以飨读者。

      (1)药联招婿

      相传,明朝广西省灵山县有个同仁堂,药店刘老板颇具才识,为使女婿将来能继承他的药业,特贴出药名上联招亲。上联是:

      刘寄奴,插金钗,戴银花,套玉镯,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含羞倚望槟榔;

      此联30字,含10味中药名,联意双关,隐含招婿之意。

      有一位秀才,名徐倓,上京赶考,半路遇盗,盘缠丢尽,见这副招婿联,多日无人对上,本着试试心态,对出了下联:

      徐长卿,持大戟,穿甲片,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车前欲会红娘。

      联中也用了10味药名。不但对仗工整,且语意双关、含蓄贴切。刘老板看后很满意,见此人长相英俊,怕其是冒名抄袭,当即出一上联:

      一身蝉衣,怎进得将军府;

      徐倓对:

      半支木笔,敢奋书国老家。

      刘又出一上联:

      逼木贼,入生地,安能独活;

      徐再答:

      待半夏,进天门,定摘玉桂。

      刘出:

      扶桑白头翁有远志;

      徐对:

      淮山红孩儿不寄生。

      女儿刘贞娘不服,也出联考徐倓:

      听徐长卿,奏黄苓(琴),沉香阁内,曲曲惊云母;

      徐倓略思片刻答道:

      闻红娘子,弹琵琶,防风屏前,声声动天仙。

      刘家父女发现徐倓是位有真才实学的书生,为他提供了路费,进京金榜题名,后与贞娘喜结良缘。

      上述五副药名联有的用本名,有的谐音,共嵌入了30多味药名,按联律要求除第三副下联收仄尾不工外,余还算工对。

      (2)名医恃才

      据传明朝某年间,有一位文士,对药名联颇有造诣,听说湘东一带有一位李姓中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擅长撰联,且能巧妙结合本行嵌入药名,虽然在平仄、词性上不很合律,但往往随口而出,誉为“捷才”高手。这位文士千里迢迢专程去拜访。老中医知其来意,拱手相迎,进入院内。一进院,墙边有一丛竹子,枝繁叶茂,文士触景生情,随即吟道:

      防暑最宜淡竹叶;

      老中医一听,知道对方在考验他,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升堂入室后,文士见墙上挂有老中医手书联:

      风月前湖夜;

      轩窗半夏凉。

      见其字迹也龙飞凤舞,暗暗赞许名医非等闲之辈。坐定喝茶后,将准备好的一副药名长联吟出,并请对下联。其上联是: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老中医听后,手捋长须随即答道: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这副长联54字,嵌入了18味药名,据说兰州大药房贴出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文士见老中医对得贴切工整,由衷敬佩。临别时,见院内有几盆玫瑰,又吟道: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老中医拱手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文士方知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回首一躬,赧颜告辞。

      (3)袁枚续联

      相传,清代诗人袁枚任江宁知府时,一天信步至一古寺。寺中老和尚邀其至禅房,让坐敬茶后,请袁枚到天井边去看一面半掩的堂鼓,并请他为老祖师留下的一副上联续对。原来此鼓乃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帐中用物,岳飞遭害后,有人将堂鼓暗中收藏,以表怀念。当传到老祖师手中时,将鼓带回家乡江宁,出家当了和尚,一天风雨交加,藏鼓楼倒塌,鼓架断损,堂鼓半埋,极度伤感的老祖师不禁惋叹,挥笔写下了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的药名上联,不久老祖师去世,临终前嘱咐,一定要请人对出下联,方能取出堂鼓,修复后再藏鼓楼。多年来未能遂祖师遗愿,今见袁枚知其乃天下奇才,料能续对,特意告知此鼓往事,袁枚颇为感慨,一时也未能对出,正沉思时,忽见家人,提灯笼来找他回家,顿受启发,脱口对出下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这副22字对联,嵌入了陈皮、半夏、枳壳、防风四味药名,对得工整贴切,琅琅上口,传为佳话。

      (4)谜联求药

      明朝永乐五年元宵节,明成祖朱棣带领翰林学士解缙微服出宫,查访民情,与民同乐。整个京城张灯结彩,一派太平景象。朱棣龙颜大悦,随口吟道:

      火树银花元宵夜。

      才思敏捷的解缙立即对道:

      风调雨顺大有年。

      君臣二人来到一家名“回春堂”的药店,见柜后坐的是一位少女,恬静典雅。为试其才华,明成祖上前要求购药,并道:“姑娘,我忘了带药方,凭记忆买几味药,好吗?”姑娘:“当然可以,先生请说。”下面就是成祖与姑娘的对答联。

      成祖:一买宴罢欲何为?

      姑娘:宴罢酒酣客当归。

      成祖:二买黑夜不迷途;

      姑娘:黑夜不迷是熟地。

      成祖:三买艳阳牡丹妹;

      姑娘:牡丹花妹红芍药。

      成祖:四买从军万里征;

      姑娘:万里戍疆有远志。

      成祖:五买百年美貂裘;

      姑娘:百年貂裘是陈皮。

      成祖:六买八月花吐蕊;

      姑娘:秋花点点乃桂枝。

      成祖:七买蝴蝶穿花飞;

      姑娘:蝴蝶穿花因香附。

      成祖买的七味药是:当归,熟地,芍药,远志,陈皮,桂枝,香附。全部答对,成祖赞不绝口,紧接着吟出:

      仁心济世杏林暖;

      解缙买药后,随即答道:妙手回春赞誉高。

      成祖心情大悦,索笔亲题“回春堂”相赠。药店声名因此远近闻名。

      (5)秀才挞时

      相传古时有位秀才,穷困潦倒,过年时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倍子;

      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

      联中用了八味数字命名的中药,惟独没有“一”和“十”。即缺“一”少“十”,乃“衣”和“食”的谐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意,是对社会入木三分的鞭挞。

      无独有偶,清末其地有一陈姓药贩子,靠投机哄骗,赚了不少钱,也想过过官瘾,花了五万两银子买了一个“五品官”,即有名无实空衔。但他恬不知耻,一有热闹场合,就穿着天青色的“五品服”招摇过市到处炫耀。有一位秀才,很是气愤,悄悄在他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五品青天服;

      六味地黄丸。

      第二天,围观者都嘲笑指责。他看后,竟自鸣得意,连称妙极!妙极!

      实际上联中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虚的中药,是“身虚”的谐音,巧用对比、相承、谐音手法讥讽这位“五品官”的虚荣与无耻嘴脸。

      (6)药联讽袁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这是一副讥讽袁世凯的绝妙药名联。按联律要求虽不算工整,但是贴切,幽默含蓄,入木三分。据知,袁世凯称帝前,自称筹安会六君子的杨度、刘师培等六人,积极拥袁称帝,袁世凯也飘飘然做了八十三天短命皇帝。上联即指此事。下联中的“二陈汤”是指陈树藩、陈官、汤之铭三人,也是溜须拍马的拥袁者,后来见各省相继独立,大势已去,三人也反戈一击,成了袁世凯的催命鬼。有人借其名用中药名写了此联,嵌入这九位政治投机分子,讥讽辛辣,语意双关。如果上联中“病起”二字改为“病缘”或“筹安”,似乎更工整合律,读者以为如何?

    丰富多彩的药名联

    笔者根据多年来辑录及个人创作的药名联,择其精妙者,分类录后,以飨读者。

      (1)医德联

      苁蓉济世;

      厚朴行医。

      神农本草传千里;

      歧伯医风播五洲。

      细辛更加细辛,岂能指鹿为马;

      没药就说没药,焉敢以羊易牛。

      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

      苁蓉处世,郁李仁敢不细辛。

      为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行医人,一宗相继,岂分桃仁李仁。

      知母当归,大腹子穿山去接;

      槟榔泽泻,刘寄奴熟地来医。

      桃仁李仁郁李仁,仁心济世;

      蕙草通草夏枯草,草药救人。

      (2)修身养性联

      三年细辛勤学业;

      十载将军铸钢城。

      一阵乳香知母到;

      半窗故纸防风来。

      枯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济人心。

      常乐何用开心顺气散;

      无忧不需福寿补身汤。

      南参北芪,匣中丸散延年益寿;

      川贝藏花,架上膏丹返老还童。

      携老,喜箱子背母经滑石;

      扶幼,白头翁拾子到常山。

      (3)爱情婚姻联

      刘寄奴含羞收丹桂;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红娘子插金花将军一见喜;

      白头翁服芝草国老万年青。

      半夏当归,生地怎如熟地好;

      千年独合,乌头盼到白头圆。

      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

      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

      思佳客梦香魂,高山流水;

      忆女贞采槟榔,白雪阳春。

      (4)勇士战斗联

      威灵仙佛手擒白寇;

      铁观音莲心度慈姑。

      将军虎掌夺太子;

      乌贼重楼拜天仙。

      木贼身披地骨皮何愁巴戟;

      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穿胸(芎)。

      常山将军独战百合擒草寇;

      寒水孩儿执锭千金娶贞娘。

      刘寄奴持仙茅大战草豆蔻;

      女贞子赋神曲欢宴徐长卿。

      天王怀至宝,歌三仁颂四君,祝八仙长寿;

      稚子持巴戟,战木贼擒狡狸,立十大功劳。

      (5)农村生活联

      稚子牵牛耕熟地,巴山夜雨花枝俏;

      灵芝背母上东坡,秋水长天人月圆。

      黄瓜绿豆,瓜豆遍山寨;

      红花白果,花果满桂枝。

      窗前琥珀,珍珠串串挂;

      户外红梅,秋菊株株香。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6)谐趣联

      1、数字联

      十滴水;

      万金油。

      百合全参千年健;

      益母半夏四季青。

      二乌独活,百灵双宿鸟;

      三棱单皮,七叶一枝花。

      知母大腹皮,孕五味子;

      铁树千年健,开百合花。

      2、同旁共首联

      马黄马鞭敲马胫骨;

      鸡肉鸡精炖鸡冠花。

      槟榔架枝,采桂植桃李;

      茉莉茂葉,荣花蕴药茶。

      (葉,叶的繁体字)

      3、颜色联

      白术白药白茅根白花蛇蛇草;

      红参红帆红景天红豆树树花。

      黄连黄柏黄精子,黄花衬黄菊;

      乌药乌头乌稍蛇,乌贼赶乌龟。

      红娘子种红花采红豆;

      白头翁摘白果赏白梅。

      (7)短长联

      药名联中短联(4-7字)约占10%,长联(30字以上)约占5%,兹选录几副。

      1、短联

      浙贝;

      川军。

      马勃;

      牛黄。

      鱼腥草;

      鸡血藤。

      无花果;

      夹竹桃。

      金毛狗脊;

      玉尾蟾酥。

      百日除障片;

      六味地黄丸。

      云母丹参桂子;

      慈姑桑植红花。

      琥珀青黛将军府;

      玉门重楼阁老家。

      2、长联

      骆宾王,王洛宾,一诗一歌,共吟古今风月;

      张久成,程九章,半草半药,齐品中外参丹。(30字)

      浮小麦,陈仓米;系禹余粮,进一盅能千年健;

      洋金花,番泻叶,乃印度草,饮三盏,可万年青。

      兆春生,大雪腾(大血藤)山岳(药),人出应当归,况妻离子远(紫苑),两地最相思,下重楼,王不留行宁别(鳖)甲;

      望马赴,中庵(安)拜佛神,弦声求续断,待斗转星移(辛荑)。单身常独活,盼大海,人生(参)如意好茴香(乡)。(68字,20味药)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别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破蒺藜,满途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各路皆通。(16味药76字)

      应当指出,上述所选药名联。由于传抄谬误,有少数药名联用联律对照,其词性、结构,平仄等均有不工者,笔者作了些调整更改。有的受药名本意限制,仍不尽满意。

    药名联的创始人

    关于对联的创始人,过去认为是后蜀主孟昶(965年)的自题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经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记》中言:“考,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音皆骈丽,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兄妹二人似诗的联语,又题于门,堪称为对联的创始人,已为文学界认可。比后蜀主早410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药名联起于何时,恕笔者孤陋,尚未见这方面的文献或考证。鄙意认为对联和药名联是孪生,刘令娴就是创始人。

      刘令娴(约525年在世)生卒年不详。彭城(今徐州)人。南朝梁女文学家,刘孝绰的三妹,徐悱之妻,世称“刘三娘”,她和两个姐姐“并有才学”。而她的文章尤为“清拔”。她的丈夫徐悱死时,令娴作《祭夫文》,辞甚凄怆,悱父徐勉“博通经史,乃下笔不休”的才士,打算写祭文哀悼儿子,见令娴所作,感而搁笔。其才华不能说绝代,文采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

      至于她为兄长孝绰被罢官写的唱和联,不但是第一副药名联,更是一副切题切事、工整的激励联。孝绰自命清高,开罪权贵,痛恨官场污浊,被罢官后消极丧志,闭门不出,高卧不起,没有男子汉气节。令娴用落花扫仍合,说明花开落是正常规律,丛兰摘而复生,鼓励他春天一定会回来,果然不久孝绰又被起用。参与编《文选》巨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财富。说它是药名联,主要是引用了落花和丛兰,花和兰草本身就是中药。

      关于落花,不外指常开易落之花。诸如桃、梅、李、杏等花或田头山间野花,据李时珍《本草》载:除桃花作为润肤美容外,梅、李、杏等花均可单独入药或配伍入药,治多种疾病。

      关于兰,《辞海》:“亦称春兰、兰花、山兰、朵朵兰,多年生草本,”也是盆栽观赏植物之一。兰又称兰草,泽兰,全草供药用。《本草》:兰草、泽兰、二物同名。都长在水边低湿处,二月归根发芽,生苗成丛,都是紫茎枝,赤节绿叶,叶呈对节生,叶上有细齿,区别是茎间节长,叶片光滑并有分叉者是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上长有毛的,叫泽兰。二者的叶、根、子均入药,主治利尿、消肿痛及妇科等多种疾病。花芳香多用作香料,根可当蔬菜吃。

      由此可知,刘令娴不仅是对联的创始人,又是药名联的首写者,这位“双料”的女创始人是值得推崇的。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对联及药名联的繁盛时期在明清以后,特别是近代有很大发展。有人会说,花和草的对联就是药名联,是否太牵强。鄙意认为:广义言之,也可说是对的,古医家说“无草无花不是药”。所以说药名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当然要撰工整,贴切的药名联还是用专业的中药成药名为佳。

      本文只是谈的中药名联,实际上有的联家已撰西药名联,如:

      迪敏;

      奎宁。

      君力达;

      诺和灵。

      服金嗓子;

      抹皮康王。

      或中西药名混对:

      三九胃泰;

      二甲双呱。

      冬虫夏草;

      金鸡纳霜。

      打吗丁琳;

      保安乃近。

      服芬必得;

      能斯达舒。

      等等,也别具情趣。上述只算是引玉抛砖,一家之言,还待方家指正。

      本文标题:漫说趣谈药名联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004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