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寺,位于徐州南郊泰山顶峰。东临彭园,南接泉山,西望云龙湖,北依云龙山,是徐州市重点寺庙之一。
  据考证,泰山寺兴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当时叫“显济庙”,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徐州知府永龄将其更名为碧霞宫,即俗称的“奶奶庙”。1993年,复建泰山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寺院整体基本得到恢复,天王殿、碧霞元君殿、东西配殿、僧寮全面建成。
  泰山寺门高大巍峨,规整壮观。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徐州佛教协会会长,兴化寺方丈果光法师题写的“泰山寺”三个大字赫然在目。门设三洞,象征“三解脱”,意为“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步入庙门,庙宇沿中轴线依山而建,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碧霞元君殿。
  正殿之中,供奉着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相传:碧霞元君乃应九炁以生,奉玉帝之命,证位大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寰善恶;掌昇降节候;降人间年数;管缘籍行踪;避民间疾苦;除邪恶妖气;佐佛堂贬褒;协人间康痊理阴阳屈冤。故而四季香火常盛,朝拜僧众络绎接踵。
  大雄宝殿南侧十米,有一自然山洞,浑然天成、深不可测。洞府内供奉着大愿地藏王菩萨,法相威严。洞前香烟袅袅,洞门楹联书曰: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救苦救难之心,天日可表!
  庙门之上高悬的“解脱门”三字,思忖良久。果光大师挥笔书写的这三字可谓佛心悠远:其“解”字“刀”下少书一笔,令人油然想到“消除”“解脱”之意也。
  寺门之前,游人居士们镌刻着:“好人一生平安”看似平凡,其意深远!
  徐州泰山寺携同泰山,以至高至远之圣境,永久与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相佐相伴!
  天王殿内: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护法安僧亲受如来嘱咐;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泰山寺大门
  
  解脱门
  
  大雄宝殿
  
  天王殿
  
  地藏菩萨殿
  
  泰山奶奶神
  
  梨山老母
  
  
  
  碧霞元君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