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培芬
英美文化课教学策略探究
颜培芬
英美文化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手段单一、对比教学法的缺失等问题。本文作者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的课件应翔实、生动、有趣;多媒体运用过程中应该音频、视频双管齐下;注重英国文化、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教学法,从而达到培养和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化兴趣的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英国和美国的文化。
教学策略 对比教学法 英美文化课
英美文化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英美文化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更为直接地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学会包容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交流。然而,在当今英美文化课的教学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填鸭式”教育的现象,课堂的主体还未能完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转变。
一、英美文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照本宣科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化的过程仅仅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如实地呈现给学生,缺乏英美文化有血有肉地呈现。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觉得英美文化课不够生动有趣。以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第7单元“American Literature”为例,教师在其课件上只是简单地将有关美国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等简单罗列,缺乏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深度介绍和解读。
(二)多媒体手段单一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授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利用一些图片去展示英美文化的多样和多彩。以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第16单元“American Popular Culture”为例,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展示了一些著名音乐家和电影导演的照片,缺乏对其作品的立体性展示。
(三)对比教学法的缺失
英美文化课在讲授地过程中,无疑离不开对英国文化、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横向和纵向对比的解析。但在当今的英美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割裂了这三种不同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只是较为孤立地去掌握各个文化的不同,而忽略了三种不同文化的相同点。
二、应对策略
英美文化课的教学,无疑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照本宣科的问题,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较为翔实的资料以完成对课堂中话题的深度挖掘。以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第7单元“American Literature”为例, 教师可以将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做一些较为生动立体的简介,还可以将一些著名作家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剪辑播放,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家和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学生消化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对于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多媒体手段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英美文化。以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第16单元“American Popular Culture”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些音乐剪辑成音频,按音乐不同类型逐一播放,从而方便学生掌握jazz, country music, rock music等的不同。
对比教学法在英美文化课的教授过程中无疑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英国文化、美国文化、中国文化全方位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为快速有效地了解多元文化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和共享多元文化。以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第8单元“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为例,教师教授高等教育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关注到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教育实际一直秉承的都是“精英教育”的原则,而中国的大学教育现今已转变为“大众教育”。这也就解释了现在中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扩招的原因。然后由这一点入手,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当今中国大学扩招的优点和弊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饶有兴致地了解和掌握英国和美国大学教育的现状。
三、结语
当今英美文化课的教学存在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挫伤了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对于英美文化课的期待值。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充实教课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植入更多生动的教学技巧,以培养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真正实现英美文化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转变。[1]程鸣.刍议英美文化课程的开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2]肖春英.浅析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文化对比融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
[3]李咏梅.攀枝花学院学报[J].英美文化课对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9(4).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
颜培芬(1983-),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