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浅谈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145
  • 韩 艳

      浅谈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韩 艳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高师生的基础课程,教育学被设置为高师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说明教育学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透的学科,但是近几年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着实令人担忧,本文从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近况入手,重点对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以期对广大教育学任课教师有所帮助。

      教育学 高师生 近况分析 对策探索

    一、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腐旧

      现阶段的大学教师都是我国传统应试教学的产物,不仅任课教师如此,高师生也是经历过竞争激烈的高考,并从中脱颖而出的,因而他们都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纳“填鸭式”教学,认为教师在讲台上一人讲,学生被动灌输知识的过程就是最正确的教学方法。将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带进高师教育学课堂上,则会造成课堂冷漠性,师范生们普遍认为教育学课程只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枯燥无味,从而造成学生经常性逃课,或者在课堂上睡觉,交头接耳等不认真听讲现象。

      (二)教学实践机遇鲜少

      教育学课程虽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所有理论知识不付诸实践,都是坐而论道,起不到真正的效果。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与高师生都是将理论知识束之高阁,并没有机会将教育学知识应用于真正的理论实践中,也不能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发现自身问题,高师生在成为真正的教师时,普遍没有教育经验,这样是对未来的中小学生是极其不负责的。

      (三)高师生人文素养缺失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所以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帮助正处在人格形成特殊阶段的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而社会和国家对未来人民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非常严格,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品格,学生才能从中获益。但是现阶段的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对高师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很多从师范院校走出的未来教师本身无心教学,只是将教师当作自己谋生的职业,不能全身心为学生服务。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

    (一)对传统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树大根深的地位,因而它必定存在其精华之处,但是随着教学课标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不可取之处也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因而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一就是要对腐旧的教学理念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教师在讲台上一人讲的模式可以掌控课堂纪律,把握住课时目标,但是却不易于抓取学生注意力,难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所以任课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人讲的模式把握全局,再灵活利用像“小组教学”、“情景教学”、“换位教学”等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增加实践机会,从实践中探索教育

      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师范生在学习阶段并不能大幅度全规模的进行教学实习,因而任课教师要灵活实践模式,见缝插针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例如可以结合教育学教材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后制作一份案例研究报告,这样既可以发动学生思维,又能够模拟教学氛围,置身教学环境中。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既可以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为学生创造真正的教学实践机会,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下一节课会使用换位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后提前准备,模拟备课,下一节课时,任课教师可以随意点名邀请某一位或某几位轮流到讲台上为其余学生传授讲解知识,这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了课堂教育的实践机会,也能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备课等。最后任课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寒暑假实践作业,并让学生制作实践报告,设置学分,强制学生自己寻求机会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实习。

      (三)身教高于言传,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人文素养,即是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是对即将成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的高师生们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育学教材中特意为学生“德育”设置了整整一个章节,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高师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教育除了立足于课本教材,更多的是需要任课教师言传身教。在学生人格急需健全的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想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的高师生,任课教师是他们敬仰的对象,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教育学任课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高师生模仿的方向,所以教育学任课教师身教比言传更能起到直观作用,教师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情感共识,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知到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内心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而不仅仅是将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工作。

    三、结论

    总之,教育学是高师生所有理论技能和知识学习的前提,教育学知识掌握程度也极大地影响了高师生未来的教学生涯,因而师范院校的教师们要以为社会递交有用的人才为己任,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并推陈出新教育方法,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陈雅玲.大学公共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

      [2]宋志英.高师公共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N].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作者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本文标题:浅谈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855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