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送你一只芦叶篮子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849
  • 唐 淼

      送你一只芦叶篮子

      唐 淼

      一双手,粗糙,有力,翻转在细软的芦叶条间,从不停歇。

      老人坐在小院中间,一圈芦苇以她为圆心铺开,远看像是巨大蒲团上端坐的老尼。棉制上衣,粗布裤子,表情持重又安详,布满岁月印记的脸上,是“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走过那片芦苇坡……”,每忆故乡时,那片滩涂,那片童年时捉迷藏的芦苇总在第一时间映入脑海。水乡人心中的芦叶情怀,浓浓淡淡总关情。

      所以,当我走进亲切的农家小院,看到正编制着芦叶篮的老人,情不自禁地驻足观望。将洗净的芦草一小捆扎紧,再像纳鞋底一般使每股草紧实,再一圈圈,一圈圈地将篮底编大,再一点点地织出四周,篮柄……一个做成了,套进上一个,一上午做成小山似的一堆,也不歇息。

      我走上前,迎上老人笑眯眯的神情,再凑近细看那草篮,光滑,坚实,没有一处不是一气呵成的样子,我问老人怎么理解“匠人精神”,老人笑着说:“不懂这个。”不禁汗颜,如今我们追求、探寻所谓的“匠人精神”,我们所一次又一次提及的手艺人的情怀,在真正用双手创造农业文明的上一辈人口中,不值一提。纯粹怀抱着要把物件做好做细致的决心,把爱倾注在人与植物之间的美妙平衡之上,从没有夸耀过什么,俯仰之间,全在于专注。

      我与这片芦苇一同生活了近二十年,用芦叶篮子拎鸡蛋,装河府摸上来的卵石,装衣装鞋,从未见它露出一点摇摇欲坠的神色。原来,是因为它诞生之初便被倾注的细致与厚道,使它承载起水乡人最常见、最本质的生活。

      芦叶,枯草的色泽,殊不知内里极其坚韧,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挎着一只芦叶编制的篮子,从菜场的东头挑到西头,装上满满一篮食物,装上柴米油盐,装上生活与新的期望,走上回家的路。

      坐在老人身旁,听她唱起熟悉的淮扬小调,嗅着芦叶的阵阵清香,把不安分生活浮躁的心,把背井离乡的野心,放得越来越轻。老时会像这样,把应尽的本分尽到最细致,把浓油赤酱的生活过到云淡风轻吗?我失了神。

      “这只篮子送你。”

      一抬头,撞上老人仿佛涉世未深的清澈眼眸。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指导老师:石勇

      本文标题:送你一只芦叶篮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880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