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弄娥
高职院校毕业典礼探析
胡弄娥
目前,本科学校已有成熟的毕业典礼仪式,而高职专科学校的毕业典礼仪式却还在发展中。本文就高职专科学校毕业典礼的意义、现状与不足、改进的方向进行了探究。
高职院校 毕业典礼 思政教育
近年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受认可,毕业典礼作为一种隆重的毕业仪式深受各学校的重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在举行着各种各样的毕业典礼,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试图用毕业典礼来为之划上完美的句号。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毕业典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但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却囿于种种原因没能成为一种盛典,这也成了很多高职毕业生的一大憾事。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有什么意义,现状如何,该怎么样去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每个教师去思考。
一、高职院校毕业典礼的意义
(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普遍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浸润于整个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塑造人、氛围感染人,毕业季到来时,每个学校都会在全校制造氛围,形成一种良好的“毕业文化”,这种文化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毕业生,也深深影响着其它年级的学生。毕业典礼是“毕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国内所有的本科学校都有隆重的毕业典礼,但高职院校却鲜有举办(或较简单)。近几年,各高职院校的贴吧里学生对举办毕业典礼的呼声日趋渐高,希望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完美的句号。学生身为仪式的主角,他们展示自己并享受着被重视的感觉。师长的一句话、一个微笑,校长亲自为其颁发的毕业证并合影等,都是对毕业生们完成学业取得成绩的肯定,这不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迈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帮助毕业生进行身份转换
高校毕业典礼,从字面上看,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将步入社会。大学毕业典礼标志着学生生涯的结束和正式工作生涯的开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分水岭。毕业典礼上既有对作为莘莘学子含辛茹苦的学习总结,也有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的展望与设想,毕业生的身份在毕业典礼上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四)为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
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隆重而又富有特殊意义的毕业典礼,它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更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次塑造。隆重的典礼会让学生有神圣感,而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外国优秀文化的毕业典礼也会让学生有历史感、责任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的价值理念、大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整个典礼过程也是一堂很好的礼仪教育课,更包含有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抗挫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教育等。而且,这些教育都隐含在离别的话语中,不但不会让学生反感,反而会让学生倍感温暖。
(五)提升教职员工的责任感
教师平日的用心指导方能让学生学有所成,辅导员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让学生没有偏离正轨,其他行政人员的默默付出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成长成才。在庄严、隆重的典礼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也会生出别样的感觉,看到学生接过校长颁发的毕业证,既为学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有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能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
(六)促进家校的沟通交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关注的焦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特别期待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参加隆重的毕业典礼,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可以让家长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欣慰感。对家长的热情接待可以提高家长对学校的好感和认同感,同时家长也可以为学校的建设提出意见,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七)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校的知名度受到每个领导者的重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毕业典礼也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盛大隆重的仪式可以吸引媒体的报道,参与仪式的家长、校友等嘉宾也成为一个很好的传播者,学校的知名度由此可得到提升。
二、高职院校毕业典礼现状与不足
(一)举行毕业典礼的高职院校数量少以湖南省为例,该省所有本科院校在毕业季都会举行毕业典礼,但高职高专学校举行大型、隆重的毕业典礼的却不到45%。
(二)毕业典礼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主要有学院统一举行和各系院分别举行两种形式。由于高职院校并不重视毕业典礼,所以一般都是各系院举行。毕业典礼的内容主要有讲话、表彰、校领导颁发证书并合影、文艺表演等。这些固化的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思想追求。
(三)毕业典礼仪式不够隆重
在英美等国,大学生毕业典礼被认为是重大节日,学生家长甚至亲朋好友都会参加,他们会为这个特别的日子精心准备,典礼当天着盛装出席,学校会装扮好整个校园,典礼现场更是庄严隆重。相对来说,国内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在会场的布置上就远不如他们了,当然这既有人为的不重视的原因,也有限于经费的原因。参加典礼的学生、嘉宾在装扮上也较随意。所以,整个现场的庄严隆重的氛围就有所欠缺。
三、高职院校毕业典礼的改进方向
(一)普及高职院校毕业典礼仪式大学毕业标志着学业生涯的结束、工作生涯的开始,一个隆重的毕业典礼既是对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成绩的祝贺,同时也是对他们步入社会搏击风浪的鼓励,会让他们终身难忘。本科学校的毕业典礼带来的社会影响已受到全民认可,高职院校也理当重视。应把毕业典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进行重点建设,全国普及高职院校毕业典礼仪式。
(二)营造良好的毕业氛围
毕业典礼是一所大学最盛大、最隆重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一,也是学生最后一次系统的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良好的毕业氛围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离校。全校教职员工都应做好全体学生的各项工作,相关服务部门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辅导员要了解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恋爱困难等学生的情况,并密切关注其动态,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顺利的毕业。学校应通过宣传栏、展板、电子宣传屏、横幅、公众微信号、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渠道和途径做好宣传工作,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尊重师长、珍惜友谊、服务社会的热情。典礼现场布置要庄严隆重,让学生一进会场就感觉到异于平常活动的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仪式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并丰富典礼内容
毕业典礼是校园大事,虽然每年都有,对于承办的部门来说可能喜欢按部就班的走熟路,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却是唯一的、专属的,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仪式的庄严隆重,典礼的丰富、热烈,都将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因此各位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对待、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在本科院校,不仅有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还有拨穗仪,而在高职院校只有一本毕业证,所以,高职院校更要精心策划典礼内容。高职院校可结合时代的发展设计增加有深刻寓意的项目,也可以结合学生专业或学校情况设计富有特色的项目。增加的项目尽量做到能让每个毕业生参加并获得教育,但这种教育最好是“润物细无声”的。
(四)设计制作毕业典礼服装
在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礼仪式都要斋戒沐浴并着指定服装。今天,我们虽然不斋戒,但要求全体参与人员“洁”“正”。在英美等国有学士服、宴会礼服等服装出席毕业典礼,在韩国和日本有韩服、和服出席重要的典礼,我国本科院校的也采用了学士服。即将走出校门的高职学生也渴望穿上寓意深刻的、整齐的服装参加毕业典礼以祭奠青春。设计制作富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典礼服装可以规范毕业典礼服饰着装制度,展现文明礼仪形象,彰显校园新风貌,也可以传承与创新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所以,各高职院校在全国没有统一的高职毕业礼仪服装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设计并制作富有特色的毕业礼仪服装。
(五)扩大参与者范围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举行毕业典礼,但出席典礼的主要是学校领导、教师和毕业生(部分学校的毕业典礼只选毕业生代表参加)。其实,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不仅所有毕业生要参加,还要邀请部分大一大二学生、校友、社会人士、家长参加,让更多的人见证他们的成长,而且这样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凝聚更多力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毕业典礼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仪式,大一大二学生的参与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风建设。
[1]刘艳华.浅析毕业典礼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6).
[2]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