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200
  • 徐 阳

      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徐 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创新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创新源于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就需要培养其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 问题意识 培养

    一、前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越发重要。创新的关键是发现,是探索,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而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创新的动力源。对于大学生来说,问题意识有助于推动思维前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

    从古至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有关问题意识的培养。究竟何为问题意识?当人们在认知世界、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客观事物或者问题时,会自觉地产生好奇、疑问,并想要弄清楚事实的心态,通过透过事实层面,对事物的本质进行主动思考、认真探索的活动,即问题意识。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也正说明如果只是死读书而不自主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含义,更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知识,甚至会越学越迷茫、越困惑,理不出清晰的思路,缺乏识别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已经出现的现象。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创新才能够真正推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

    三、大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现状及原因探索

    (一)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

    当前“95后”大学生,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带给他们更开阔的视野,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自由地获取各类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并逐渐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带给大学生逻辑上的思考或较为深度的认知,更不能形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很多,但是在学业探索方面,通过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却发现他们问题意识十分淡漠。

    (二)造成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困惑中国学生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制度。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体制,将学生磨练成了考试的能手,禁锢了青少年的思想和好奇的天性,他们想象力、创新力以及潜力的挖掘都受到制约,从而逐步形成应试思维。大多数学生往往关心的只是考试、分数和名次。

      大学生问题意识薄弱,还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过去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过程基本以一种单向的模式在进行,“教师传递——学生接受”或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只注重“输入”,让学生养成一味被动接收和回答问题的习惯,片面追求短暂记忆知识而忽略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输出”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转变教育思惟,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精力、创业能力为焦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系统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对当下不灵活的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陈旧的培养理念提出了革新的要求。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自由的学习环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基本功还是在教学上。教学的过程就是“输入——输出”的过程。教师通过“输入”,授学生以“渔”,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传授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有创新,有发展,形成自己“输出”的独特成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建立恰当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师生互动”来共同交流学术观点和思维方式。教师还可巧妙设计一些疑问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讨论,各抒己见,通过“生生互动”来促进学习和交流。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思想,从而推动促进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人。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中精心建立恰当的教学情境,一步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2]于洋,李锐锋.问题意识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07(3):30~3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就业办)

      徐阳,女,四川人,在读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学生就业指导。

      本文标题: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388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