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耀德
施工企业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探讨
龚耀德
本文将论述施工企业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全面提高青年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施工企业项目 青年人才 培养策略
施工企业项目的实施大多需要依靠青年人才来完成,青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施工企业项目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青年人才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给项目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转变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内容和方法,同时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确保青年人才培养能够落到实处,从而增强青年人才对施工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一、施工企业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实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现阶段,青年人才在施工企业中占据重大比例,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发彰显出来,只有充分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对青年人才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才能将青年人才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对青年人才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青年人才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打造高水平的青年人才团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施工企业也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施工企业青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思想较为落后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之中,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这对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青年人才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而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于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不足,投入的成本比较有限,培养内容也十分陈旧,很多培养措施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开展,这对于施工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二)培养形式过于单一
如今,青年人才的思想状态和兴趣爱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对他们进行培养时也要采取多样化的培养策略,以激发青年人才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主动配合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保证培养效果。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对各道施工工序的操作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一旦某道工序的操作不到位,将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而青年人才作为施工作业的主要操作者,如果他们不能保证自身操作的准确性,不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甚至会威胁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因此青年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已然迫在眉睫。三、施工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
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制定科学、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根据青年人才的岗位职责设计培养内容,同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比如说施工企业可以创建网上培训系统,设置多个学习模块,有些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有些是拓展性的知识,青年人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结束后,都要安排统一的考核,检验实际的培养效果,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青年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1、物质奖励措施施工企业应该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设置合理的薪酬制度,给予青年人才更高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晋升机会,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策略,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为那些给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才发放物质奖励,严厉打击企业中不劳而获的行为,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
2、情感和文化激励措施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将企业党组织、工会及共青团组织等协同作用发挥出来,创造积极向上、良好且舒心的环境。组织各项健康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从而提升年轻人才的团队意识以及荣辱观念。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通过领导谈话、家访、民主调研等方式把握青年人才的思想状态,了解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竭尽所能的帮助青年员工解决问题,引导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形成和施工企业一致的利益观,从而提高青年人才对企业的依附感和归属感,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项目青年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同时引进激励机制,从物质、情感、文化方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金强.施工企业工会培养青年人才的途径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5(14).
[2]刘晓云.导师带徒活动在施工企业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具体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6(3).
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工程公司)